当前位置:

合拍的00后·三下乡|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湘大实践团让湘西乡村“活”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胡旭馨 冯加乘 李倩 编辑:高芹 2025-07-23 16:09:0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胡旭馨 冯加乘 李倩)近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湘约筑梦”实践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板栗村、保靖县黄金村等地,聚焦非遗传承、产业调研、红色支教、党建交流四大主题开展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扎染传承人石杰忠向实践团成员讲解扎染知识。

续写非遗故事,活化文化传承

在花垣县板栗村,实践团拜访了苗鼓苗歌传承人吴秀满,向其学习苗鼓演奏技法与苗歌演唱技巧;在苗族绺巾舞传承基地,实践团成员跟随州级传承人石山东、石进海,学习体验“摆巾”“绕巾”等舞蹈动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残疾人之家,扎染传承人石杰忠为实践团讲解了“扎结、染色、固色”等扎染的核心步骤,并讲述了当地采用“非遗+公益”模式帮助残疾人致富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宣传当地文化,实践团成员利用专业所长,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非遗背后的故事,制作了《披“巾”斩棘的少年》《这!就是扎染》《跟着鼓点去“赶秋”》《这里是湘西!》等系列微纪录片,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视频浏览量已达数万次。

黄金村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茶园基地。

聚焦产业振兴,把脉乡村发展

在保靖县黄金村,实践团围绕黄金茶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深入走访调研。茶园基地负责人向实践团讲述了村民们依托黄金茶产业致富的故事,以及“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由来,“我们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进了自动化、清洁化加工设备,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更保障了黄金茶香高、味醇、形美的核心品质特征。”

针对黄金茶在销售方面存在的困境,实践团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如通过电商平台开拓销路、制作宣传片扩大品牌影响力等。“黄金村需要年轻人,尤其是像你们一样有想法、有知识、有热情的年轻人,黄金村随时欢迎你们!”基地负责人说。

实践团成员向黄金村傍海小学的孩子们讲述党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教育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通过地图来学习党史。”在黄金村傍海小学,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团队成员以地理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地图展示与文化讲解,向孩子们介绍湘西州的地貌特征和历史沿革,重点讲述了红军在湘西地区的长征故事,展现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课堂上还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将孩子们眼中“遥远”的党史故事转化为可观可感的红色精神。“通过这堂党课,我对党的向往与崇敬之情更加强烈,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以后争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少先队员李梓萌说。

板栗村党支部书记石湘伍向实践团介绍本村党建情况。

调研基层党建,提供青年方案

在专访中,板栗村党支部书记石湘伍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本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群众,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互助五星”“三长制”等特色制度,将全村划分为多个责任片区,实现党员联系农户全覆盖,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民意收集全面、矛盾调解及时。

随后,实践团结合专业智慧,为板栗村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青年方案:进一步融合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群众文化教育场景;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实现党建活动与地方文化的时代化传播;将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深度结合等。

未来,“湘约筑梦”实践团将走进更多乡村,持续发挥专业力量,为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贡献更多青年智慧,以实际行动诠释知行合一的青春底色。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胡旭馨 冯加乘 李倩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94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