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熊思俊 谢龙)为探寻乡村文化传承的鲜活路径,让青年力量深度融入非遗保护实践,近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星辰志愿服务队奔赴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南科院子,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调研。志愿者们以古院为媒,在青砖黛瓦间追溯文化根脉,在传统技艺中感悟传承力量。
南科院子大门。
南科院子由“乡村守艺人” 彭南科改造荒废旧院而成。青瓦白墙间,剪纸装饰窗棂、陶瓷点缀门廊,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景象,让队员们对非遗创新
路径满怀期待。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非遗展示区,剪纸栩栩如生、陶瓷造型别致,尽显非遗魅力。工作人员介绍,南科院子以“非遗+文创+旅游”的模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结合,开发特色文创,借环境引客体验,实现非遗市场化传承。
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南科院子正打造数智化非遗共富平台,将建直播基地,借“四百” 工程赋能手艺人,推动文旅、农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工作人员为志愿者讲解南科院子未来规划。
此次调研对星辰志愿服务队而言,意义重大。队员们不仅全面了解了南科院子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实践,更深刻认识到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聆听传承故事,队员们的文化自信与传承责任感被极大激发,为他们今后利用专业知识参与非遗宣传、助力文化传承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让青年力量与非遗传承产生了深度联结。
同时,此次调研对南科院子及非遗传承领域也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团队的关注与调研,为南科院子的“非遗 + 文创 + 旅游” 模式及数智化共富平台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反馈,有助于其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此外,调研活动本身也扩大了南科院子非遗传承实践的影响力,为更多地区探索非遗与共富结合的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推动非遗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焕发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熊思俊 谢龙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