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心桥计划”实践团成员与孩子讲解生活常识课程。
红网时刻新闻7月17日讯(通讯员 左婧妍 兰紫萱 赵雨晴)近日,在浏阳市张坊镇狮岩村金源站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心桥计划”社会服务践行团为五位特殊儿童带来了一场“科学实验课”。这些孩子中,三位存在听力障碍,两位存在肢体障碍,但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与传统的支教不同,“心桥计划”精准聚焦特殊儿童的需求,设计了七大主题课程,以“小课堂、深链接、高适配”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废弃纸板、皮筋、瓶盖等日常物品成了实验材料,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出简易“投石车”,并融入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田间地头变身“自然课堂”,植物拓染让树叶和石头成为艺术品,家乡的山水与祖辈的技艺成为最生动的教材。
团队中,5名课程组志愿者担任“项目导师”,1人负责后勤保障,1人协调外联资源。七门课程服务五名孩子,看似“奢侈”,实则是为了确保每一次互动都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与自信。“我们不是简单地‘教过’,而是希望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名志愿者说道。
这间扎根于农家小院的特殊“实验室”,正通过系统性、创意性的课程,为特殊儿童搭建起一座通往未来的“心桥”。
来源:红网
作者:左婧妍 兰紫萱 赵雨晴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