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王谦书 丁敬文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收拾好行囊,风尘仆仆,奔赴吐鲁番,开启第二年的支教之旅。
航空公司托运的行李一般限重20公斤,他们的行李箱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但里面的物件鲜少是他们自己的必需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湖南援疆教师。打开教师们的行李箱,笔者感到非常惊讶,随之而来的是感动与敬佩。
装的是润疆的文化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湖南援疆教师们身体力行,真正当好了“文化润疆”的使者。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老师吴亮爱好书法,近期还有作品入展“雨润天山——第十批援疆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书法展”。在他的行李箱中,几乎都是与书法相关的物件,如宣纸、毛笔、墨汁等。
“这些笔墨纸砚一是作为礼品,送给吐鲁番书协的朋友;二是作为奖品,奖给爱好书法的学生;三是我每天练习的必需品。”吴亮说。
吴亮的行李箱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红石榴”服装工作室负责人陈正英每学期都会带两个行李箱,其中一个大箱子专门装布料和辅料。“服装设计专业实操性很强,本地市场的布料质地与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时不太相符,不能很好地展现服装设计效果,我上课的材料基本都是自己带或是家人邮寄过来。”
陈正英的行李箱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老师丁敬文准备了《爱心与教育》《思维影响教育》两本书,准备作为新学期礼物送给“青蓝工程”结对的徒弟。
一支毛笔,一块布料,一本专业书籍,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书法、书籍、服装设计等的交流交融,将湘疆两地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装的是教书育人的妙招
有个行李箱里面放着一沓花花绿绿的贴纸和众多卡通橡皮,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中年男老师的行李箱,其主人是吐鲁番市第六小学的数学老师易再春。
“这是我给六小的孩子们准备的礼物,他们上课认真、作业优秀或有进步了,都可以得到我从湖南带来的特别礼物。”易再春说。
在六小,易再春教的是低年级,孩子们活泼可爱,但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想到了奖励,但跑了吐鲁番很多家文具店,都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奖励品。返疆之前,易再春特意去株洲小商品集散地,准备了这些礼物。
易再春(上)和胡正春(下)的行李箱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的老师胡正春给学生们带了一摞教辅资料,有《高中数学五年真题分类》《实战易错题集》《高考数学方法突破》等。行李箱塞不下,胡正春就用一根绳捆好,将书直接带上飞机。
“班上有部分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孩子,他们基础比较薄弱,网上买书邮费比书还贵,我就从湖南选择性地买了些资料带过来。”胡正春说。
“杨老师,希望您能继续教我们,给我们带湖南特产……”托克逊二中杨年欣老师的行李箱里,除了有学生买迪努赠送给他的小卡片,还有一包包东江鱼,这是他带给孩子们的礼物。
一块小小的橡皮,一本教学资料,一包东江鱼,这些礼物虽小,却是湖南援疆老师们对吐鲁番孩子们的一份浓浓的师生情。
装的是亲人的牵挂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离家万里的援疆老师们,几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出门在外,他们既是父母,也是父母眼中永远的孩子。
托克逊职业高中老师李华映身体一直不太好,其父亲比较担心她,临行前塞给她一个小瓶,里面装满了家乡的泥土。“把这瓶泥土带上吧,不管在哪我们都希望你健康平安!”父亲说。
老师们带的湖南特产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老师王金凤的行李箱里,有母亲一根根挑选的黄花菜,有婆婆精心熬制的熟枣。“一个人出门在外不容易,把我们做的特产带给新疆的同事们尝尝。”母亲嘱咐道。
笔者打开一个又一个的行李箱,湘潭湘莲、君山银针、永丰辣酱、张家界莓茶、长沙臭豆腐等“湘字号”特产纷纷映入眼帘。
见微知著,行李箱中的物品折射的是援疆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折射的是援疆人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倾情付出,折射的也是湖南人民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谊。
来源:红网
作者:王谦书 丁敬文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