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永州市宁远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李国斌:半部《论语》治“天下”

来源:红网 作者:金剑 陈思思 编辑:彭佩 2021-03-09 17:16:54
时刻新闻
—分享—

0.jpg

红网时刻通讯员 金剑 陈思思 永州报道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意思是说,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经历岁月的洗礼,内心已经不会惶惑。李国斌四十岁这一年,接任宁远县第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宁远一完小”)校长,谈起修身、齐家、治校,处处离不开《论语》。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李国斌的“天下”,即自身、家庭和学校。

修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李国斌自幼读《论语》,起初是因为语文成绩不好。当教师的父亲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将一本小书放在他前面,说:读这个能提高语文成绩。

这本小书就是《论语》。年幼的李国斌并不知道《论语》,父亲叫他读,他就磕磕碰碰地读着。随着语言理解力逐步提升,成绩竟然真的开始好起来。对于李国斌来说,收获还远不止于此。书中的每个字都成为他日后的立命之本。

这些年,李国斌已经将《论语》读了无数遍,每次他都能产生新的感悟。“温故而知新”是他读书的基本原则。凡是他选定的经典,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重读。他读了四遍《红楼梦》,每读一遍都感觉跟书中的人物又近了些。

即便这样,李国斌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完全读懂《论语》。遇到不懂的句子,或者觉得之前有些误读,他都会和家人、同事一起探讨,从不掩饰。工作上,李国斌亦是如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李国斌希望自己具有这种真正的智慧。

齐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李国斌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念高中,小儿子还在念幼儿园。他的家里有三个书柜:他和两个儿子每人一个,每个书柜的藏书各不相同,却都能找到同一本书——《论语》。早上读《论语》,成了他们父子三人每天共同完成的第一件事,也是他们的精神纽带。

即使读同一本《论语》,李国斌对各自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我自己一定要读懂每个字;老大在县城里的国学机构论语班学习,他要慢慢悟透其中的含义;老二就只需要读,能认得几个字就行。”李国斌说道。

当他们读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李国斌会发自内心地认为,两个儿子身上的确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大儿子正值青春期,哪里还会觉得父亲和弟弟身上有什么优点,更别说学习,李国斌就耐心给他讲解,找小儿子身上的优点给他看;小儿子认为只有学校里的老师才能叫做老师,其他人怎么能称为老师呢?李国斌就暂时让他这样理解。

读着读着,父子三人都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亲子关系却在不知不觉中更加融洽。

治校:“文、行、忠、信”四字法则

孔子教育学生,从四个方面入手: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文、行、忠、信。

李国斌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一直把“文”字放在首位。他在柏万城完小(该校为宁远县另一所小学)当了六年校长,那所学校在他的带领之下成为全县知名的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期间,他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便是他和那里的孩子们读了六年《论语》。每个早晨,每间教室里都会传来诵读《论语》的声音。学生能将《论语》读通,便对其他国学经典产生兴趣,学校里书香氛围日益浓厚。

在宁远一完小,李国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写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编入其中。《三字经》和《弟子规》本就跟《论语》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低年级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接受。教材编好了,他会和老师们先读;老师读懂了,再和学生一起读。

有了“文”,便可以“行”。目前,校本教材在宁远一完小推行了一个学期。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在食堂就餐时都能做到“食不语”。整个食堂安安静静,秩序非常好。

“食不语,寝不言”是《论语》里的话,讲的是吃饭和就寝的礼仪,嘴里嚼着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学生们读到这句话,就会检视自己的行为。

说到“忠”,当代小学生该如何践行?李国斌在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书《班主任工作漫谈》里找到了答案。魏书生在书里说要让学生自主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被赋予一定的职责。

李国斌从学校卫生工作开始,在教室里划出很多小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指定相关责任人。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效果也不错,整个学校都不再需要到处设置垃圾桶,却又找不到一处卫生死角,校园里的卫生环境大大改善。职责划分清晰,学生责任明确,就有了责任感,能以身作责。这就是“忠”对于当代学生的意义。

无论何时,“信”都不会过时,它是《论语》里提得最多的字之一。“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都提到“信”。在李国斌的主导下,宁远一完小多次以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号召学生行诚信事、做诚信人。

除了文、行、忠、信,李国斌教育学生的其他方面,也愿意从《论语》中寻找方向。通读《论语》,不见华丽词藻,只用朴素的语言讲述朴素的道理。李国斌行事作风也十分朴素,他深信书中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言与行之间,李国斌始终坚持行大于言,做比说更重要。

李国斌的父亲将他引进《论语》之门,也许不曾料到影响会如此深远。

来源:红网

作者:金剑 陈思思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1/03/09/90769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