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编者按:在我们的身边,有一批环境优、质量高、特色强的好学校。它们虽然像珍珠一样迷人,但因为散落,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在我们的身边,有一批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的好校长。他们如树叶一样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红网、长沙市教育局主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好校长”系列专栏,为您串起散落的明珠,为您重拾被遗忘的美好,一起走进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天为您推出《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肖慧:别具慧眼的领路人》。
刚一见面,肖慧就给记者聊起学校的“问题”学生。假如我们把采访比喻成介绍一个“木桶”的话,一般人都会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介绍,而她却是从“短板”说起。
采访刚刚开始,记者就感受到了这位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与众不同。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肖慧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将学生心灵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指向,无论是当初一线岗位上的普通老师,还是到现在有着辉煌成就的校长,她都在用自己的真情至性书写教育的真谛,含香而吐清韵。
人们总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生命充满理解和尊重的人,总是会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潜藏在他人身上的光芒,给人以激励。这样的视角,放在教育上,就是一种真正的、充满智慧的大教育观。
多一份爱心就会少一个孩子掉队
“放弃一个学生,对学校来说,是千分之一的损失;但对家庭和孩子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这是肖慧常说的一句话,在她那里,学生的事情从无小事。
肖慧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她把全部心血都给了学生和教育事业。2004年上学期期末,肖慧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临近预产期她的仍挺着大肚子站在讲台上,还代表学校参加了长沙市“探究性作文课题”赛课。
那年7月2日,肖慧破腹产,谁也没有想到,她竟在开学前赶回了学校,坚持要上课。看见肖慧站在讲台上,一丝不苟地为学生们讲课,老师和学生们都无不为之感动。那些天,她欣兴地发现孩子们也变了,调皮的孩子帮忙搬椅子,懂事的孩子帮忙拿东西。
“家长们不愿意换班主任,我也不想让班上的孩子掉队,所以我没有休完产假就回来了。”说起往事,肖慧很平淡。良久,她一声叹息:“只是苦了母亲,那些天,母亲抱着孩子来喂奶,一天往返多次,在家和学校之间奔波。”
“孩子的心是单纯而脆弱的,我的力量虽然小,但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对未来树立信心,那我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这是肖慧所理解的“爱”,在她那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肖慧经常对年轻教师说,当教育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时,我们首先要检视自己,而不是埋怨学生,特别是不要埋怨和嫌弃那些学习有困难、好动贪玩、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的学生。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平时,老师们也都对那些“特别”的学生给予了许多特别的关爱,让他们也能站在教育教学的正中央。
肖慧不仅是这样说,自己很早也是这样做,她当班主任时,班上有个男孩时常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弄得教室里经常臭味熏天,同学们都讥笑他,离他远远的。肖慧就让他带来一条干净的裤子,身上穿的弄脏了就换下来。脏裤子放在哪都不是个事,而且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还要换,肖慧便在下课的时间将又臊又臭的裤子洗干净晾干,亲生母亲洗起来都会皱眉头,肖慧却从不抱怨。由于老师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再也不嘲笑男孩了。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都去主动关心这个男孩,帮助他学习,找他一起玩。
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样的理念,随着岁月、经历的增长,愈发根深蒂固。有个孩子总喜欢在教室里跑圈圈,转得老师和同学头晕。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跑圈圈,有时跑大圈圈,有时跑小圈圈。通过和他对话,肖慧感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丰富的背景,这可能成为其成长的障碍,也可能成为其成长的资源;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其断臂重生,更不能揠苗助长。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个学生归于正常呢?最终,肖慧想出了陪他去检查各班卫生的好办法。检查卫生要沿着走廊转很多圈,这样可以有效地释放他的“爱好”。渐渐地,他不再在教室里转圈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肖慧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通过恰当的教育,给每一个孩子幸福、充实的童年生活。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孩子
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老校,1961年学校创立,隶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 2010年12月,肖慧开始担任校长。当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刚出台,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学校也面临着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严峻挑战。学校“现在在哪里”,又“将去向何方”?循着这样的追问,肖慧将学校“育什么人”、“怎样育人”当做自己的课题,开始行动研究。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多一个舞台就多一项才能。”而如何设计尺子,搭建舞台,就是校长努力思考和工作的方向。因此,肖慧始终把握“育人”这一教育的核心问题。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生动发展的个体,他们有权利获得适合自己的不一样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地开辟一些每一位学生“奔跑”的“跑道”,课程的价值才会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显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肖慧把课程定位为学校的产品,决意通过课程的建构和开发,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才能科学。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肖慧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构建形成了“ILE”课程体系。它名称的来由是基于三组英文词组inquiry learning探究性学习、life生活、experience体验成长(探究中学习、倡导生活化、重视体验教育)三个层面思考,课程设置“多元化”,关注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智慧的启迪、思维的引领。共有机器人、魔术、航模、DI、针织、书法、巴乌、小记者、围棋等36门课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于每周五第二节课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走班学习。
实施“不一样的我”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不拘一格,融合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联系生活、探究发现等方式精心设计,不断深入挖掘出孩子们真正想得到的乐趣。
课程改革实施后成效显著。每年学生参加市区级以上竞赛获奖达到300多人次,向各中学输送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50多名。英语剧《金鹰卡通》童心撞地球栏目播出,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未来地球集中营》在金鹰卡通电视台播出。“神笔马良”参加了湖南教育电视台《快乐达芬奇》创意表演比赛,获周冠军。拼吧小伙伴,全国赛展示语文素养。学校多次接待省内外专家同行交流考察。
在中南二附小,对何为“优秀”学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肖慧看来,一个孩子只要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筑一个舞台让每一个孩子站在正中央
我们交给世界怎样的孩子,孩子将还我们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肖慧看来,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并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能力,价值观缺席的小学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二附小学生要健康、阳光、乐学,更要为社会和他人的幸福承担使命。
其实,只要听上两节课,你就会发现,二附小最核心的改变在孩子。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不间断地探究与质疑,几乎每个孩子都成了问题专家。在种种表象和改变背后,孩子的体魄、气质、精神才是最核心的改变,用二附小学生家长自己的话说,是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
肖慧说,二附小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让儿童站在课堂、操场、舞台、活动的正中央。教师把学生的成长当作职业的最高荣誉。肖慧和老师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禀赋,作为学校,就是要为不同的孩子搭建不同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提升自己,获得自信。
要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首先是让他们站课堂的正中央。2013年,肖慧就在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人数定额30人,不超过40人。肖慧告诉记者,小班额教学,方便师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起来,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发言、提问、回答问题。老师可以照顾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并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在组织主题活动时,肖慧主张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当配角的传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正中央,成为活动的主角。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德育的目标。给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的平台,孩子们想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想怎样展示就怎样展示。“科技节”、“阅读节”、“艺术节”等活动定期举行。都在不同领域给予孩子德育的渗透,润物细无声处养成各种文明礼仪习惯。
学校的“少年科学院”聘请中南大学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得到了科学家黄伯云院士、省科协主席张尧学院士的关注并题词勉励。少年小院士近两年参加全国DI创新赛,获国家级一等奖三次和二等奖两次。全国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三次,省市机器人竞赛获奖多次。
今天的她,硕果累累,花香满怀。不过谈起这些,肖慧只是嫣然一笑。她称,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当你能够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看待一切的时候。找到这样的平衡点,不管是悲,还是喜,都将会成为人生一笔重大财富,异常可贵。
附:个人简介
肖慧,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担任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校长8年,教导主任3年。被聘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兼职导师。现为中国教育家杂志理事,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湖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理事。荣获中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湖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等21项。 近三年获得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天心区曾亚杰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并在辅导教师、学生作文竞赛等方面获得的荣誉15项。 主持或参与了10项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的研究。论文6篇获国家级奖,12篇获省市级奖。公开发表9篇,参编《应用写作教程》《写字》等专著、教材8册,20多万字。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