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来源:红网 编辑:苏小莉 2018-06-08 18:32:12
时刻新闻
—分享—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相关链接:

  2018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公布,快转给你身边需要的人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数学试卷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理综试卷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文综试卷

  一线名师权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英语试卷

  红网时刻6月8日讯(记者 胡晓春)6月8日下午,2018年高考顺利落下帷幕,红网时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长沙资深语文老师,对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评析。湖南高考采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I卷,他们一致认为,“今年语文考题紧跟时代脉搏,秉承“立德树人”之宗旨,体现“稳中有变”的特点,遵循学科规律,重视基础与应用的考察。”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教研组副组长 吴音莹《以文化人 守正出新》

  2018年语文全国卷Ⅰ试题在2017年模式的基础上“稳”中求“变”,命题本质相对稳定,选材设题体现了合理难度,彰显和发挥了语文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一、选材匠心独运,增强文化浸润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通过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探讨,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思想如何致力于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寄意深远;“文言文阅读”节选魏晋鲁芝的人物传记,让考生在答题的同时深受其高尚品格的熏陶感化、精神浸润;“古代诗歌阅读”精心选取李贺的《野歌》,诗中乐观自勉之情给人以情感共鸣和人生启迪;“名篇名句默写”直接考查《论语》《师说》《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的内容,强调儒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深远影响。

  二、侧重情境考察,强调语文实践

  本次全国卷Ⅰ“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改变可谓一大亮点。命题者一方面强化对考生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强调语文实践能力的考察。17~19题将“语病、成语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几个考点放到具体语境中考查,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从文本呈现方式和试题设问角度等方面实现对考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测评;第20题“启事”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在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有助于引导考生活学活用;第21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考核“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流程”,需要分析构图元素与流程路径间的整体关系,对考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彰显价值导向,体现时代特征

  作文命题在承传去年思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做到了开放与限制的统一,工稳而鲜活,厚重而灵动。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一组与自身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七个年份的“中国大事件”,既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又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重大规划,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性,给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角度和广阔立意空间。审题时除读懂给定材料外,还要特别注意“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一任务指令。2018年正式步入成年的“世纪宝宝”在自己的高考成人礼上写一篇文章留待2035年新一代18岁青年阅读,除开防止宿构套作,这里还隐含着命题者更深层的意图:意在引导考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这一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展示这一代人的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正面而巧妙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长沙市一中语文教师周玉龙 黎奕娜《立德树人,守正出新》

  秉承“立德树人”之宗旨,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点,遵循学科规律,重视基础与应用,能力考查意识有所增强。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质。

  从选材上看,领域广泛,取向正确。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诸子之学,有歌颂英雄的,也有褒赞廉吏的,有科技硕果的展示,也有解决生活交际的应用文体。通过选材来完成部分育人树人的的功能,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从设题的角度看,守正出新,稳中有变。注重筛选、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检测,设题平和精准,没有偏题怪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去年相比,设题形式稳定和难度系数相当。文学类文本阅读,第5题以“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设问,侧重于内容的考查;第6题以“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设问,侧重于表达技巧与文章写法的考查:既有合理的难度效度,又注重考点的覆盖面,是近年来难见的好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设问,设题角度好,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文言文阅读比较稳定,文化常识题紧扣教材、表述合理、设题科学,翻译题难度有所下降。古诗词阅读题侧重审美鉴赏,以“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设问,重视诗歌意思和内涵的理解,体现了诗歌鉴赏的本质特征,题目难度合理;但可能有部分考生无法答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敢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这一层意思。文言文字应用17-19题,将词语、句子等考点置于完整的较大的语境中去考查,更符合语言的本质与生活实际的需要,是一种很科学、有创意的设题方式,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命题趋势。20题考查生活中常用启事的书写规范,难度不大,但很有必要。21题是流程图转换为文字,图表易懂,要求考生依序作答、言语简明,本次意义不大。

  从试卷结构看,有一些变化。选择题分值有变化,实用类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改“多选题”为“单选题”,此举合理,值得肯定。语言文字应用部分,变化较大,在大语境中考查词句,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应用文,这些变化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写作。命题体现了青年使命与家国情怀、时代的体悟与未来的展望等要素。命意“正”,生命格局开阔;材料“新”,时代印记明显;写法“活”,任务指令具体。值得提醒的是,考生以为作文不难写,但要能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与指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长沙市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湖南省特级教师 刘伟呼吸新时代,化育新一代

  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总共有3套,湖南用的是一卷。纵观整套试卷,和去年的相比变化较大,但还基本属于稳中有变,难度适中,有新题,无偏题,无难题,无怪题。从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到小说、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古诗文阅读到理解性动态默写,从题型到题量到每小题的赋分,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写作能力的考查,各个方面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范围、程度则基本与去年相同,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先简要分析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节选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强调“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引导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当代映射及其重要价值,寄意深远。这一题材与近年来重视传统文化的呼声有很好的呼应。

  与去年的“气候正义”相比,因为内容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比较熟悉,阅读起来有亲切感,且题目的难度较去年降低(去年这个板块的题目被我们湖南有些考生称为“夺命九分”)。从下面设计的三个试题来看,“内容理解和分析、论证分析、说法正确(整体理解与推断)”,前后有关联性,上下有层次性,第1题是从“不正确”的角度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后两题(2/3题)分别问的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有关说法,分别从“不正确”和“正确”的角度考查,角度较为科学合理,也符合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及答题思路。相信在这一板块的考查上考生会有较好的收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阿成的《赵一曼女士》。这篇小说曾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是一篇有特色的作品,小说不是很长,故事情节也较为简单,但与传统国内小说不同的是它的表现手法特别,带有些散文化特色,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就题目的难度设置而言,应该与去年持平。所设计的三个试题,其中一个是选择题(4题),这与考前权威机构所给的模式相同,难度不大,考生当不会有大的意外。其他两题(5/6题),一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要求考生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身上弥漫着脱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属于内容方面的考查;另一题考查的是小说叙述方式,表象上是考查形式方法,实际上涉及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这两道主观题当在考生已有的视野里,但要答好则关乎能力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仍然沿袭去年的方式,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所选内容是几篇有关中国量子通信等内容的文章,内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一篇来自《人民日报》,重在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一篇来自《自然》杂志,以外国人的视角侧重介绍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一篇来自《参考消息》,日本的《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的压力。文本的选择既彰显国家自信,又体现世界视野。

  题目设置上,今年较去年变化较大。选择题由5分的双选变为两道3分的单选(7/8题),都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难度中上,有陷阱,考生完全答对不易。主观题(9题)也有变化,分值由原来的4分变为6分,难度当然也上去了。这道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写作目的,这应该是阅读的高级目的,好题。

  四、古文阅读仍然是一篇人物传记,选自《晋书 •鲁芝传》。主人公鲁芝倾心改革,卓有成效,而且审时度势、洁身自好,文本的选择,彰显和发挥了语文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文本难度不大,所设三个选择题(10/11/12题),仍是断句、文化常识和内容理解,难度适中,可能断句题相对易错些,文化知识方面,内容没有脱离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翻译题(13题)仍是文中的两句话,难度不大,分值10分,与往年相同,由于文本限制,翻译题句子的选择空间不大,考查范围有限。

  五、古代诗歌阅读所选诗歌是唐朝李贺的《野歌》。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可以给正处于青春期的考生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人生启迪。

  此题仍然是主客观题各一,选择题(14题)由多选5分题变为单选3分题,主观题(15题)为分析最后两句的含义,难度较大。个人觉得题目宜加一个小的注解,说明诗歌的写作背景为佳。

  六、名句名篇默写题(16题)由5分变为6分,仍然是情景式默写,分别是《论语》、韩愈的《师说》和苏轼的《赤壁怀古》,难度应该不太大,所选内容能触发考生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和建功立业的向往,使考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考生在答题时犹如对话前贤先哲,其熏陶感化可想而知。

  七、语基部分的考查今年有较大的变动,但都是往“实用性”路上走,而且,这条路是对的,须引起今后教学的注意。

  以往单独设题的成语、病句、补句(连贯)捆绑在一个语段,语段选择介绍“大洋一号”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仍然是满满的中国自信。此题(17/18/19题)虽然分值不变(9分),但可能给考生带来小小的不适应。

  语言得体题(20题)不再是选择题,而是要求考生修改一则“启事”中不合“书面语体”的部分,这道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困扰。

  思维导图类题(21题)去年消失后今年重来,题目要求将“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审题和语言表述是关键。

  明达中学湖南省特级教师 欧阳昱北《“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现代文阅读》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为国选人育人重大使命为标榜,深化高考改革。在此背景下,2018年全国高考尘埃落定,沉静下来,对语文全国卷Ⅰ现代文阅读作一扫描,这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为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讨论对于先秦诸子之学的传承,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文学类文本为阿成的《赵一曼女士》,立体再现英雄形象,表现跨越时空的英雄精神及现实意义。实用类文本为新闻报道,分别摘自《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我国量子通信研究及成果、团队等,彰显中国创造和进步。三大文本阅读核心是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革命英雄主义)的传承和科技创新成就。

  文本各放异彩,或呈传统色彩、或现英雄主义,或具科学精神,引领考生走出校园书斋,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激发深度的思考。三个文本阅读,以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立足点,紧扣了时代脉搏,让考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感知并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由是,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要指出的是,现代文三大文本阅读所设题型与2017年的基本一致,唯客观题小有变化均为4选1。

来源:红网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8/06/08/40433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