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惠慧(右二)与师生团队在竞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这片孕育艺术梦想与才华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她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教学成果,成为了师生们口中的“教学之星”,她就是夏惠慧老师。
近年来,夏惠慧老师秉持“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不仅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更将竞赛中的创新方法与实战经验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新窗,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教育佳话。
以赛促教,捷报频传
“夏老师,咱们又得奖啦!全校唯一一个一等奖!”接到学生报喜的电话,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夏惠慧既激动又欣慰——激动的是指导学生完成的作品获评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刷新了学校在这一赛事的最佳成绩;欣慰的是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指导学生取得“破纪录”的成绩了。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团队一举斩获金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最高奖项的历史性突破。“以赛促教、教学相长,这证明我选的这条路是对的!”夏惠慧笑着说。
“职业教育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子同场竞技,他们展现出的专业水平也是毫不逊色的!”夏惠慧介绍,近年来她指导学生磨技能、想点子、搞创作,通过广泛参加征文比赛、广告大赛、艺术展演、创新创业竞赛,既检验他们的专业水平,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夏老师要求我们边学边做、边做边想,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比赛。”学生们表示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大家受益匪浅,“获奖不仅说明我们做出了好的作品,更是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能够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教学相长 学以致用
作为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同时也是湖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夏惠慧的“多重身份”让她总是处于一种“全力奔跑”的状态。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她累计为不同专业的2000多名同学讲授了7门不同的课程。
“最开始是职责所在,但在长期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不断被他们启发,我发现我可以教给他们更多,我也愿意为了他们做更多尝试!”夏惠慧从《大学语文》等课程出发,给学生讲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让他们既会“读”也会“写”。
又通过《艺术概论》等课程,夏惠慧帮学生们认识美、发现美,对自己的专业形成更理性的认识。她还利用自己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的身份优势,为表演专业的学生正音、辅导台词,帮文旅专业的学生规范表达、强化沟通技巧。
夏惠慧还特别会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带领学生早早规划职业生涯,并且组成跨专业的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国潮”文化传播的创业实践,最终斩获“挑战杯”省赛金奖。
“教学的过程也是我自己不断精进的过程,我希望始终和学生一同进步、一起成长!”夏惠慧说。
争当“双师” 一专多能
“夏老师还是太全面了!”听到学生们对自己的调侃,夏惠慧笑而不语。
夏惠慧的“全面”不仅在于能上很多不同的课,还在于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广泛参加各类竞赛和科研交流,先后在全省教育系统宣讲大赛、微课大赛中为校出征、斩获佳绩;多次在全国、全省论文评比中拔得头筹;先后受邀参加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论坛、“一带一路”行业汉语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不断充电是为了不断冲刺!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我自己就必须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夏惠慧勉励自己说。
“围绕舞台,造就人才”这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湖艺的学生除了要“上课”还常常要“上台”。
“戏比天大,我不是学表演的,但我的专业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剧本、把握人物。”夏惠慧介绍,她除了是一个老师外,她还是一个青年编剧。虽然入行不久,但已创作了不少剧本。其中,一个大型戏曲剧本在全省艺术工作会议上被印发推介,多个小戏剧本在全国评选中斩获佳绩。此外,先后还在在长沙市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资金支持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作为主创成员崭露头角。
“既站稳讲台,又服务舞台;既讲好文化课,又上好专业课;既当‘经师’,也做‘人师’,这就是我希望成为的‘双师型’教师!”新学期已经开始,夏惠慧又投入工作,“新学期新气象,期待和学生们一起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的湖艺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肖拓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