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技术展上,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台颇受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晔 长沙报道
戴上VR眼镜就能“登上”航母甲板、“走进”火箭发射现场,拿起画笔设计的作品就能通过AI变成3D模型甚至实物……在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技术展上,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VR大视界——AI科学智造空间亮相。这款以“寓教于乐”为核心,融合虚拟仿真、创意实践与学科知识的创新产品,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打造了全新体验场景,成为展会焦点。
政策引领下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教育领域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科技教育形式、丰富科技教育内容,推动科技教育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境视界打造的AI科学智造空间,旨在通过技术创新破解传统科学教育中“抽象难理解、实践门槛高”的痛点。
AI科学智造空间针对3-6岁幼儿、小学生及中学生设计分层体验内容。对于低龄段学生,侧重科学兴趣启蒙,通过趣味互动点燃好奇心;针对中小学生,则深度覆盖科学知识学习、实验探究与前沿科技体验,让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过程,平衡“学”与“乐”的双重需求。

戴上VR眼镜后的主观视角。
沉浸式互动体验,让科学学习“好玩又有用”
VR大视界AI科学智造空间以“AI+V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多元丰富的科学实践场景,让学生们在趣味体验中收获知识与能力。
在这里,学生可以化身AI设计师,将手绘的拖鞋、挂饰、机器人等创意作品,通过AI技术转化为3D立体模型,还可3D打印留念或分享;他们也能成为飞机、火箭或无人机工程师,亲手设计的装备将进入虚拟世界,参与航母舰载机起飞、太空探索等模拟任务,直观感受科技应用的魅力。
虚拟场景的无限可能让学习打破时空界限:戴上VR眼镜就能“环游”全球著名景区,在情景体验中激发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兴趣;参与“未来舰长计划”,沉浸式了解舰载机从机库定位、升降机转运到甲板起飞的完整流程,在探秘大国重器中培育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同时,学生还能与自己设计的作品合影、生成专属互动短片,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AI科学智造空间吸引了现场众多逛展者体验。
多维价值赋能,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
AI科学智造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与认知壁垒,将前沿科技资源引入教学,让虚拟场景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场,学生们在灵活运用知识、应对复杂挑战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产品将个人探索与国家科技发展紧密相连,学生在参与大国重器制造、尖端科学发现的体验中,科学梦想被点燃,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逐渐扎根,为培育未来强国栋梁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AI科学智造空间规划投放至科技馆、青少年宫、新华书店等多元场景,未来将成为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科技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