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瓶盖力”到十斤设备 人民日报记者王梓用新闻理想点亮烟火人间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任晔 编辑:曾小颖 2025-11-13 11:39: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记者 汪衡 任晔)11月12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青年论坛在长沙举行。在“新媒体人”开放麦环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编辑王梓以一场幽默与温情交织的分享,展现了新闻理想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她从自身七年转型经历切入,提出“国际传播需扎根烟火,新闻理想应倾听普通人”的核心理念,引发与会者共鸣。

王梓开场便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转变:“工作七年以来,我活生生地把自己从一个精致的都市丽人打造成了一个扛造户外达人。”七年前,拧瓶盖于她而言都算是力量训练,而如今,她能背着十斤重的拍摄设备跑一公里抢机位、抓现场。当被朋友问及健身秘诀时,她打趣道是“人民日报社的”。实际上,王梓并非新闻或体育专业出身,而是学经济的。在报社面试时,领导看着她的经济专业简历,好奇她为何不去投行赚钱而来人民日报,她坚定地回答“我有新闻理想”,这一回答让领导眼中瞬间放光。

谈及新闻理想的起源,王梓回忆起儿时。从小她就是个“话痨”,每天放学回家,拉着妈妈不停地讲,最常说的就是“妈,你别睡呀,你听我说呀”。长大后,她成了“赛博E人”,在网络上对着读者喊“读者你听我说呀,你别取关呀”。这种强烈的讲述欲望,贯穿了她的成长历程,也成为她投身新闻事业的重要动力。

今年夏天,王梓和团队去拍摄河南姑娘李福贵的故事。李福贵是一位游走在村落间卖货的河南小商贩,在抖音上拥有一千三百万粉丝。拍摄前,王梓好奇她为何如此火爆。于是,她和团队跟着李福贵体验了她的卖货日常:第一天从进货到备货走了两万多步,第二天凌晨四点出发,走了六个村子,卖了十五个小时的货。王梓感慨道:“铁人三项总共八个小时,我觉得跟李福贵一起的话,三个小时我就能夺冠了。”

拍摄过程中,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王梓。一位老奶奶来买布鞋,李福贵蹲在地上把鞋都摆出来,耐心地对奶奶说:“您别急,咱一双一双地试。”直到老人买到合心意的鞋,她麻利地给老人打包。老人拉着王梓的手,竖着大拇指说:“哎呀,记者这个妮儿中啊!”那一刻,王梓明白了李福贵火爆的原因——她的真实与温暖。

王梓和团队拍摄的福贵故事播出后,在抖音视频号上火了,几百万网友点赞,总播放量破亿,海外浏览量也达到了百万。面对这样的成绩,王梓有着更深刻的思考:“所谓新闻理想,不是站在高处喊口号,而是蹲下来听听普通人到底怎么讲。所谓国际传播,也不是讲多么宏大的道理,而是把中国的温暖包装成故事讲给世界听。”她表示,自己将继续把这份温暖包装起来,让大家看到中国人的好,藏在每一缕烟火气里,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笑容中。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任晔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55/57/154283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