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推进会暨2025年大学生创业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中南大学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李丹)11月12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推进会暨2025年大学生创业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中南大学举行。全省74所高校负责人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工作阶段性成果,并见证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的成立。
会上,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山介绍了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整体情况。截至2025年10月,全省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较去年9月新增16439个,其中企业新增7190个,增长率分别为53.0%、45.8%;202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较上年提升46.7%,全省大学生创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湖南大学生创业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各高校普遍将创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同时,各种激励举措也已初步见效。湖南省教育厅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对高校实施“三纳入、一公布”,即将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权重占比11%,纳入党委书记年度党建述职,纳入生均拨款因素。2025年已安排2亿元用于高校创业工作绩效奖补,对高校创业工作成效定期公布。
同时,对教师实施“两直接、三优先”,指导学生创业有成效的教师,可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直接立项省级教改项目,并在职称评审、教书育人项目和研究生指标安排方面优先。特别是对于职称评审,教育厅联合人社厅、科技厅专门发文,支持高校“单设通道、单定标准、单独评审”。目前已有33名教师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45名教师直接立项教改项目,一批教师在教书育人项目、研究生指标安排方面获得政策倾斜,年底前将有约30名创新创业教师获评高级职称。
对学生实施“六可以”,支持创业学生休学、转专业;创业经历及成果可折算学分,替代毕业论文;创业有成效的学生评奖评优优先、保研优先。目前共有近万名学生因该政策解决“后顾之忧”。例如,19所重点推进高校中就有4793名学生以创业成果折算学分。
湖南大学生创业基金体系也逐步建立。湖南省财政出资5亿元组建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已投资1.13亿元支持215个项目,其中省内37所高校的154个项目受益。中南大学以39个项目领跑全省。
此外,2亿元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基金及11所高校设立的校园基金累计支持271个项目,投入资金343万元。
孵化平台建设方面,49所高校孵化基地接入“湘易办”平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湖南”正式成立,8所高校入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在以赛促创方面,首届“金种子杯”大赛吸引409所海内外高校4.04万个项目参赛,25个获奖项目在湘落地,获950万元基金支持。湖南大学、南华大学等高校代表分享经验:湖南大学依托2位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推动硬核科技转化;南华大学设立5000万元创业基金,孵化17家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孵化基地助力9家企业获省基金支持。

会上,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成立,与会领导为社团联盟授旗、授牌。
会上,湖南大学、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机电职院等高校代表先后发言,交流分享支持大学生创业做法与经验。国防科技大学创业学生顾善植、中南大学创业学生陈少华、清华大学来湘创业学生王智权分别讲述了各自的创业故事。

湖南省大学生就创业基金会与湖南省财信信托有限公司签署大学生创业大赛基金信用托管协议。
本次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周将于11月12日—20日期间,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产品)展、“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进校园宣讲、企业家进校园讲好就业创业故事、校园孵化基地开放周、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首次大会暨论坛、“携笔从戎 强军有我”高校大学生征兵宣传活动等活动。
接下来,湖南将从深化教育改革、升级孵化平台、建强导师队伍、创新宣传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