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陈希文老师(右一)在2025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跟队员合影。
长沙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通讯员 史红梅 任春梅 长沙报道
近日,2025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传来捷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陈希文老师带领周天雅、蒋瑾、胡佐橙、张梓妍四名学生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的设计理念,斩获国家级银奖,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师德师风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果。这是陈希文带领学生团队获得的第13个省级以上竞赛奖项。
自备赛启动以来,陈希文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师德师风融入备赛全过程,用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树立职业教育的榜样。
“作为优秀的设计师,专业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职业态度缺一不可。”这是陈希文在备赛期间常对学生说的话。为夯实团队的基本技能,他放弃休息时间,制定了“理论+实践”双轨备赛计划:白天带领学生梳理数字化展厅设计的核心知识点,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到数字内容的适配性,逐一拆解难点;夜晚则陪着学生在工作室反复打磨作品,针对模型渲染、交互逻辑等细节问题,手把手指导修改,常常忙到深夜。
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陈希文积极链接行业资源,先后带领团队前往多家企业开展调研与考察。在企业实训基地,学生们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的数字化展厅技术,学习专业设备的操作流程,与企业工程师探讨项目落地中的实际问题;考察过程中,陈希文还引导学生结合企业需求思考职业发展方向,帮助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周天雅擅长AI交互设计,便鼓励她深耕用户体验领域;蒋瑾对数字建模感兴趣,就推荐她关注3D技术的创新应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指导方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职业定位,更激发了他们主动钻研的热情。
备赛期间,团队曾因展厅交互逻辑设计陷入瓶颈。面对学生的焦虑,陈希文没有简单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带着大家前往本地科技馆、企业展厅实地调研,让学生从真实场景中寻找灵感。他告诉学生:“数字化展厅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既要懂技术,更要懂需求。”在他的引导下,团队重新梳理设计思路,结合调研所得优化交互流程,最终形成了兼具技术含量与人文温度的参赛作品。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陈希文老师(中)指导学生。
比赛当天,面对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强劲对手,陈希文全程在场外为学生加油鼓劲,用沉稳的心态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从现场准备到作品展示,周天雅、蒋瑾、胡佐橙、张梓妍四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清晰阐述设计理念,从容应对评委,将备赛期间积累的技能与素养充分展现,最终获得评委的高度认可,成功拿下国家级银奖。
“这份荣誉离不开陈老师的悉心指导。”赛后,学生胡佐橙动情地说,“备赛时老师不仅教我们技能,更教我们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设计工作者——对待作品要严谨,对待职业要敬畏,对待未来要坚定。”蒋瑾也表示,陈老师带领大家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让她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数字化展厅领域的成长路径,更坚定了在职业教育赛道上深耕的决心。
作为指导教师,陈希文总结道“竞赛既是试金石更是最好的兴趣班”。通过竞赛期间的学习,同学们可以领悟到设计界的内核之智,感受到专业学科学习的精妙,收获思维的震撼。专业技能竞赛还可以培养多种能力,但学习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最终坚持下来必定能在学习品质和意志力等方面得到很好提升。
陈希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维、概括和理解能力,将设计学知识结构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
在教学过程中,陈希文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不求灿烂辉煌,只求无怨无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发展、人格成长”是他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他表示,将不忘教育初心,全心全意投入到职教事业,弘扬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为数字化赋能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高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史红梅 任春梅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