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学校联动,打造“共享空间”助力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戴娣 编辑:曾小颖 2025-03-12 19:58:1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312211704.jpg

研讨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3月12日讯(记者 任晔 通讯员 戴娣)3月12日,湖南省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资源库—课程链—生态圈”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教育领域的专家、学校代表、科普基地负责人以及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擘画青少年实践教育的全新蓝图。

专家学校联动,挖掘基地教育潜力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湖南省科协联动省教育厅,计划到2027年面向全省建成150所“科普小达人综合实践活动共享空间”,目前已援建17所并配备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共享空间针对7岁~12岁孩子设计趣味公益课程,融入多学科知识激发科学兴趣。以首批援建学校为重点,挖掘提炼可推广模式。此外,省科协协同省教育厅起草共享空间管理细则,还为校园科技节定制特色科普内容,助力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发展。

参会的科普实践基地负责人踊跃发言,并分享了与学校合作开展“自然探索家”“小小科学家”等主题实践活动。他们采用“问题导向 + 动手实践”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观察、实验和团队协作中掌握科学思维。学校老师提出打破传统的带着学生走进基地,将基地“请进来”,利用基地资源,融入到学校的科学课程当中,再由专家提供专业知识,学校教师依据教育规律优化流程,这种双向合作使基地的教育功能更加完善,更贴近青少年的需求。

“三好”共享空间,推动沉浸式科普实践教育新融合

在自由讨论环节,“寓教于乐”成为核心话题。与会专家指出,传统科普活动往往局限于知识的单向传授,新时代的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目标融入游戏化、场景化的体验中。专家代表周琼举例说,在生态基地,通过“任务闯关”引导青少年观察物种多样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热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汪春秀对科普小达人共享空间赞誉有加,给予“三好”评价:顶层设计好,高屋建瓴地规划了发展方向;课程建设好,精心打造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生态圈打造得好,构建了一个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这不仅是对共享空间的高度认可,也为科普实践教育如何实现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提供了有力注脚,意味着从理念到落地,科普实践教育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构建教育生态圈,实现科普实践教育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张敏在总结时说,青少年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专家—学校—基地”协同共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学校主动整合基地资源,专家给予专业引领,基地不断优化内容,形成“资源共享、课程更新、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提议成立“实践教育创新联盟”,促进深度合作。

会议透露,今年将启动“科普基地赋能计划”,组织学校和专家走访调研各科普基地,全面了解基地现状与需求。后续还会组建专家团队助力科普基地课程设计,推动学校与基地结对试点,共同开发“主题式、项目化”实践课程,助力更多青少年在探索创新中全面发展,推动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事业迈向崭新高度,为培育新时代创新人才筑牢根基。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戴娣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7/56/147761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