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永芳(右)英语教学课堂片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在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位英语教师:她既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良师,也是课堂外无话不谈的益友。十一载春秋,她以匠心守初心,用专业与热爱书写育人华章,成为学生心目中“幽默风趣的邻家大姐姐”。她,就是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童永芳老师。
亦师亦友,她是学生成长的“陪跑者”
从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至今,童永芳已在教育一线扎根十一年。她常说:“我不是所谓的人生导师,我更愿意当学生们青春路上的陪跑者。”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她的英语课堂上,从不缺少欢声笑语。她善于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知识难点,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表示,童永芳的课让他们改变了英语学习的刻板印象,原来学英语也可以这么有趣。
更难得的是,童永芳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对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甚至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
有学生动情地回忆:“童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基础薄弱的同学讲解习题,甚至利用课余时间给英语口语发音不好的同学纠音。”为了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她主动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批改作文,鼓励大家积极备考。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也见证了童永芳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童永芳老师曾担任过三年辅导员,这段经历让她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如今虽然专职从事英语教学,但她将那些年与学生相处的宝贵经验巧妙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童永芳的英语课上,你不仅能看到知识传授,更能感受到育人的温度。她会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规划;通过英语口语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学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她成为学生口中“像姐姐一样温暖的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童永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她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她还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提问。这些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童永芳参与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竞赛指导,她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匠心人”
近年来,童永芳老师承担起指导学生参加“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英语写作赛项的重任。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从全校海选到小组培训,再到最终遴选一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整个过程历时近一年。
每一届备赛过程中,童永芳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哪怕是过年期间,她仍然通过线上平台督促学生备赛打卡,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她注重备赛过程,引导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面对挑战,享受备赛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在与学生备赛的过程中,童永芳展现出极强的角色转换能力——在学生不开心时,她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在学生不自觉学习时,她是严格要求的严师;在学生需要放松时,她又变成了可以一起吃喝玩乐的好搭档。
这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
有学生在赛后感慨道:“本来我只是个天天两点一线,宿舍和教室轮番度过的人,有课就去教室呆着,没课就到宿舍躺着,玩玩手机,刷刷视频,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要参加楚怡杯英语写作比赛之后,我就有了个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实现、去为之而奋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童永芳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屡创佳绩,近三年共获得省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童永芳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暖心陪伴,她是学生心目中的“亲姐姐”
童永芳对学生的关爱,如春风细雨一样,潜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课间休息时,她会笑着请学生喝杯奶茶,在轻松的氛围里和学生聊聊生活趣事;察觉到学生课业压力大,便精心挑选坚果,为学生补充能量;竞赛前夕,她还会准备“好兆头”大礼包,用满满的仪式感为学生加油鼓劲。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如涓涓细流,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
一名学生在留言中倾诉:“谢谢老师选择了我。备赛那段日子,我崩溃过,大半夜哭得直抽抽,是您不厌其烦地安慰我、鼓励我,您真的很好!”质朴的话语,满是对童永芳的感激与依赖,也道出了她在学生心中无可替代的位置。
另一位学生回忆起往昔,满是感恩:“特别感谢童老师当年给我的宝贵机会。我有幸参与湖南省楚怡杯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录课,还与我校援外项目中的非洲官员进行简短英文交流。那段经历,让我视野大开,收获满满且无比快乐!”
十一年育人生涯,童永芳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课堂上,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学生传授知识;课堂外,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子。她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综合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学生眼中,童老师既是严师,对学习要求一丝不苟;也是益友,能与他们谈天说地;更像一位无微不至的姐姐,时刻关心着他们的成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内涵——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陪伴者和启迪者。
“过程认真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这是童永芳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她坚守教育事业的信念。未来,她表示也将继续怀揣专业与爱心,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助力他们在逐梦征程中绽放绚烂光彩。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