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拍的00后·三下乡|从“声音盒子”到核电探秘:湖南财院志愿队用科技点亮乡村儿童成长路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李顺葵 编辑:高芹 2025-08-06 15:17:3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6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李顺葵)近日,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同衿志愿队深入株洲市攸县鸾山镇三联村,为乡村儿童带来前沿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孩子们现场录制代码原声,廖依妮摄。

在“科技慰藉童心”课堂上,志愿者们借助“天问51编程”平台,引入先进的“ASRPro智能语音模块”,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科技实践。

“妈妈的声音,真的装进小盒子里了!”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将远方父母的声音片段录入可对话的AI设备,在算法的作用下,一声声熟悉的叮咛便跨越空间阻隔,在孩子们的耳畔响起。这座由代码构筑的“数字桥梁”突破了传统沟通方式的局限,有效弥补了部分留守儿童日常亲情交流的缺失,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温暖。

宣讲现场,吕馥摄。

志愿队还组织开展了“探秘核电站:安全能源与绿色未来”主题科普宣讲活动。队员们将核电站比作身着数层坚固“防护甲”的安全卫士,生动阐释了核电安全设计的“多重屏障”原理。在讲解辐射知识时,宣讲员以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辐射源——香蕉中的钾元素作为参照,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辐射无处不在但可控可防的科学事实。现场还利用盖革计数器设计了简易辐射测量互动实验,让抽象概念可触可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绿色发展的种子。

此次实践用AI技术为乡村留守儿童架起温暖的亲情之桥,并将复杂的科技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课堂知识。未来,同衿志愿队会继续以知识为种、以科技为犁,在乡野间播撒希望,在服务社会、赋能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展现知行合一的青春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李顺葵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2/98/151832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