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的后台候场时,“苗岭新声队”的孩子们凝望着即将登上的舞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丹 实习生 魏萌轩 通讯员 李霞 邵阳报道
7月30日,在六月六山歌节的后台,城步希望小学的音乐教师陈婷正带领“苗岭新声队”合唱团的孩子们练习发音。
围墙之外,节日欢腾,山歌如潮;围墙之内,四十个身着绚丽苗装的孩子整齐排列,目光紧紧追随着陈婷老师的手势和口型。“哩——啦——哩——”,陈婷微微俯身,指尖流动,引领孩子们捕捉古老苗歌中的独特音律。他们即将带着融合了祖辈智慧与崭新活力的苗歌合唱,携手登上家乡最盛大的舞台。
这专注的瞬间,是陈婷多年音乐教育旅程的一个缩影。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精准示范、指挥若定的音乐老师,最初的起点并非聚光灯下,而是在乡村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命运的转折源于她对音乐的深切热爱与从未平息的自我追求。她说:“我不想在不属于自己的领域中组词造句。”最开始,她只是一名“打酱油”的钢琴伴奏。目睹了合唱团前指挥离开后的空白,她身兼数职,接管合唱团,忙得不可开交。学校的音乐老师屈指可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两个。
候场时,孩子们满怀激动与期待,拉开队旗,把“苗岭新声队”,展示给所有人看。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以苗族聚居的一个大家庭,而许多土生土长的苗族孩子,竟已不会吟唱本民族的山歌。2019年,在县教育局的积极引进和对接下,“快乐合唱3+1”项目落地城步,如春风吹进苗乡,有了教育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协调保障,希望小学毅然接过指挥棒,开启了将苗歌以合唱形式整合打造的探索。“要让孩子们既会唱苗歌,同时也对他们进行音乐方面更专业的培养。”为了传承苗歌,2020年,希望小学收集整理的《苗家山歌》校本教材,于2024年由德清公益委托国家一级作曲家刘晓耕团队改编而成,并送往周边学校。城步苗族自治县希望小学党总支书记戴卫国说:“我们不仅自己学习,还要带动周围乡镇学校一起学习,从而更了解我们家乡的苗族文化。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后台,孩子们大笑着奔向陈婷老师的怀抱。
然而,将古老的苗歌融入童声合唱,绝非易事。作为苗族与汉族孩子同时存在的合唱团,陈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苗语。那些独特的发音,复杂的腔调,对于习惯了普通话的孩子们而言,如同攀登一座陌生的语言高山。“我每次上完课,第一节课孩子们学会唱,第二天又忘记了。”苗歌的枯燥,使孩子们无法在第一时间产生乐趣与热爱。于是,陈婷不再仅仅教发音,而是将苗歌的趣味故事揉进教学之中,将歌词中自然的灵性娓娓道来。当学习的童趣战胜了畏难,那些原本艰涩的音节,渐渐在故事中找到了归乡的土壤,在旋律里扎下了根。
对于歌曲旋律的改编,陈婷更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古老的苗歌大多为较枯燥的单声部歌曲,陈婷大胆创新,加入二三声部,将《螃蟹歌》《挑担茶叶上北京》的苗语版等旋律,精心串烧成《再唱溜溜歌》,添注起伏与高潮,反复打磨只为适合孩子们歌唱,使山歌拥有了层次丰盈的合唱新生命。从此,城步的山歌,已不再囿于家乡的层叠山峦,陈婷与孩子们,已经走入湖南省音乐厅,更走出湖南,让山歌拥抱天地,唱给更多人听。
陈婷老师(右一)与孩子们抬头仰望无人机灯光秀,一时之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在合唱团学习山歌的过程中,一群苗族、汉族孩子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的歌声,正努力穿透后台的幕布,准备飞向更辽阔的天空。“上台唱歌,就是能让自己变得很开心。”希望小学的马鸿杰,曾经腼腆地躲在人群最后,说话细若蚊蝇,如今已经是站在声部前列、敢于主动表达的小队长。谈及自己对唱歌的感想,他略带拘谨,始终藏不住一种纯粹的喜悦。通过学校选拔加入合唱团,至今已经两年有余,马鸿杰共参加过五次合唱表演,从城步苗族自治县到邵阳,再到杭州,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会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与期待。
10岁的马鸿杰自信地展示奖状,他的爱好除了唱歌,便是篮球。
马鸿杰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座流淌着歌谣的天然课堂。他的父亲是苗族,母亲是侗族。“我懂一点侗语,会唱苗歌!”提到这点,小男子汉的语气中带有一份独特的骄傲。他的母亲深知这份传承的珍贵:“侗歌没有文字,全靠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让孩子们学唱山歌,就是把这些‘根’留住。”看着儿子能够在合唱团中自信地歌唱民族旋律,她的眼中满是欣慰。
作业辅导时,马鸿杰和妈妈相视而笑。
风来托举孩子们飞翔的翅膀,家长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后盾”的含义。陈婷至今难忘,当合唱团收到阿里巴巴公益邀请赴杭州演出的珍贵机会时,学生陈诺的户口本还在福建老家。电话那头,家长没有丝毫犹豫;一份加急快递,跨越千里山水,只为让孩子不错过一次让苗歌飞出大山的机会。这份无条件的支持,陈婷每每想起,心头都涌动着暖流。
这无数闪光的背后,是城步教育局与德清公益五年来的深度协同:教育局从政策保障到资源整合全程护航;德清公益则链接专业资源、赋能教师队伍,形成 “政府主导方向、公益注入专业、学校落地实践” 的闭环。正是这样的政社校合力下,涌现了一批如陈婷一样在项目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音乐教师,他们坚守合唱教育,让苗歌传承有了新载体,让乡村美育有了持续动能。
“苗岭新声队”合唱团在六月六山歌节登台演出,合唱《再唱溜溜歌》《挤月哟》。
7月30日晚,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中国山歌之乡”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体育中心开幕。当希望小学和红旗小学的孩子们登上山歌节的舞台时,纯净而充满力量的歌声响起,《再唱溜溜歌》《挤月哟》的旋律在广场间回荡。城步的苗歌,乘着童声合唱的翅膀,真的飞出了山窝窝;这源自大山的和声,连接心与心,成了贯通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世界的新山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丹 李霞 魏萌轩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