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拍的00后·三下乡|走进浏阳皮影戏,共话传统文化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谭楠 龙慧格 编辑:高芹 2025-08-21 18:12: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通讯员 谭楠 龙慧格)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绿色梦想·稻花香里”乡村实践队成员们于前往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开展了一场以“非遗调研”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了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困境,也通过实地走访、采访传承人、参观展馆等方式,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首先参观了当地皮影戏非遗展馆,色彩斑斓的皮影人物、精美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皮影戏作为“活态”艺术的独特魅力。皮影戏作为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其表演时通常在白色幕布后面进行,艺人们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浏阳皮影戏展馆前的合影 谭楠、周舒瑾摄.png

实践队成员在浏阳皮影戏展馆前的合影。 谭楠 摄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走进皮影戏工坊,在负责人指导下体验这项非遗技艺。他们小心翼翼地操纵着驴皮影人,在灯影中演绎经典片段。指尖的灵动与光影的变幻,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精妙,也更坚定了守护非遗的青春责任。此次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通过亲手操作皮影,感受到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气息。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皮影戏 谭楠摄.png

实践队成员体验皮影戏。 谭楠 摄

团队随后采访了一位皮影传承人,这位传承人向队员们讲述了皮影戏从兴盛到衰落的历程。 他提到,过去皮影戏在农村地区广受欢迎,一场演出往往能吸引数百名观众,但如今随着电视、手机等现代娱乐方式的普及,皮影戏的市场逐渐萎缩,演出机会减少,收入微薄,甚至有人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技艺。 老艺人还提到,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需要极高的技艺水平,不仅要有扎实的雕刻功底,还要掌握多种乐器演奏和唱腔技巧。 然而,如今愿意学习这些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现实,老艺人表示,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并参与到皮影戏的保护与创新中来。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皮影戏的传承人 周舒瑾摄.png

实践队成员采访皮影戏的传承人。 周舒瑾 摄

此次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探寻皮影戏非遗的新声,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 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非遗的保护与传播,为推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谭楠 龙慧格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2/65/152170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