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丁永康)湖南农业大学团委“红韵星火”实践团共有7名党员同志,大多数成员为学校团委、学生会的主要学生干部。几日行程中,他们于国旗之下致敬先烈英魂、在历史长廊追溯精神印记,以脚步丈量红色精神,让“红韵星火”的时代内涵在实践图景中愈发澄明,用实际行动传递红色基因密码。
精神传承:以初心之光照亮信仰之路
在统溪河镇学校的五星红旗下,实践团成员与师生共同举行致敬仪式,作为承载着学校团委 “薪火相传”光荣传统、学生会“为同学服务”时代使命的团队,他们深深懂得,此刻站立的土地,正是向警予当年播撒“教育救国”火种的起点。
统溪河镇学校校长张克云表示,近年来学校深耕非遗传承与红色基因培育,通过实践制作、故事演绎、校内展览等形式,让学生在传统艺术中树立文化自信,在红色浸润中赓续革命精神。
文化浸润:以历史之笔勾勒精神图谱
实践团成员的镜头,定格下一幅幅动人画面:青砖墙上,向警予目光坚定的墙绘格外醒目,“传承红色精神,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勉励当地青年传承红色精神。当暮色笼罩,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汗水顺着下巴滴在调色板上,却没人顾得上擦拭,美术组的成员仍趴在脚手架上调整细节,手电筒的光束在砖墙上游走,照亮向尚未干透的颜料。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孩童合照。邓辰宇摄
路过的孩子们突然停住脚步,手指着墙面惊呼:“这个阿姨我认识!”她的运动鞋在青砖上蹭出声响,引来同学围拢。“现在我们把她的样子画在这里,就是想让每个路过的小朋友都记得,她的精神就像墙上永不褪色的朱砂红一样,永远激励我们向前。”实践团成员吕蕙晴细心讲解道,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
实践力行:以青春之姿续写时代答卷
实践团成员与统溪河村委干部一道,沿着红军长征路蜿蜒前行,途经红色茶马古道陈列室。室内,沾着泥渍的军鞋、蒙着薄尘的铜制军号、泛黄的信纸……都在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向警予在此地劝学的故事,通过文字与影像生动呈现,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红色历史的厚重与革命精神的滚烫。“此次重走长征路,我们既是历史的学习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这种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正是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成员们纷纷感慨。
向警予曾说:“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 今日追问 “红韵星火” 红在何处,答案藏在先辈的足迹里,也写在每一位农大学子的行动中。当信仰被传承、文化被铭记、精神被践行,这抹 “红” 便永不褪色,这簇 “星火” 必代代相传。
实践团成员在红色茶马古道陈列室前合照。邓辰宇摄
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正是实践团以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下一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溆浦红色沃土,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通过制作《火种》微党课、汇编《红韵统溪故事集》、设计红色研学路线等形式,让老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代代相传,凝聚奋进力量。从校内课堂到乡野阡陌,湖南农大学子正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强国有我”的火热实践,以扎实调研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书写振兴新篇。
来源:红网
作者:丁永康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