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滕伯言 谢婉琪 刘佳豪)近日,湘潭大学助学赋能实践团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屈望社区,启动第三期“青童互育”公益课堂。
手抄报作品展示。
“手抄报绘乡韵”课堂以“画出家乡好风景”为主题。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用画笔复刻家乡符号:椪柑的饱满果形、蒿菜粑的青翠叶脉、浦市古镇的斑驳石板……一个个生动的乡土风物跃然纸上,稚嫩的笔触间满是对家乡的热爱。
实践团成员协助孩子们制作浦市饺儿。
在“浦市饺儿品乡味”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从浦市饺儿文化解读切入,为孩子们展示酸豆角、木姜子等馅料原料,解析湘西苗族“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的饮食智慧。随后,孩子们跟随老师傅亲手学习制作浦市饺儿,从“面皮飞旋”到“舌尖美味”,在浓浓“乡味”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于家乡文化的了解。
“德润苗乡诵乡情”课程以方言民谣与人文故事引入,通过“德润苗乡”朗诵,让孩子们时刻铭记尊师敬长、友善待人等传统美德。“传承美德做君子,我们是——泸溪好儿郎!”琅琅童音在教室内外回荡,带有乡土温度的文明种子正在孩子们心间生根发芽。
未来,“青童互育”公益课堂将继续推动青年所学与乡村所需的双向奔赴,守护乡韵、传承乡味、延续乡情,以青春行动助力乡土文化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滕伯言 谢婉琪 刘佳豪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