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学科普站 | “大美洞庭,生生不息”之洞庭湖的保护与修复(下)

来源:红网 作者:赵帅军 编辑:丁洵 2024-04-03 17:17:0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2023年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通过“专家访谈+微宣讲”方式,让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活”起来。

本期迎来的是“大美洞庭,生生不息”之洞庭湖的保护与修复(下)。让我们跟随赵帅军的讲解跨越时空,一起探讨了解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1710985581115-zserc0hj9jc.png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生态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赵帅军(右)。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赵帅军 长沙报道

主持人:相约专家访谈,感受科普力量!大家好,欢迎来到博学科普站的专家访谈时间,一起走进“大美洞庭,生生不息”洞庭湖生态环境科普系列访谈。本期我们邀请的专家是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生态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赵帅军,为我们讲解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知识。

上期谈到近年来为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我们所作出的努力,那这些已经开展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赵帅军:根据监测,洞庭湖水质总体由2015年的V类水好转为2020年IV类水,其中11个考核评价断面中,益阳小河嘴断面达到III类,其他断面达到IV类。到2023年,西洞庭湖水质连续3年达到Ⅲ类,2022年南洞庭湖突破性达到Ⅲ类。同时,洞庭湖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6%以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粗梗水蕨的重新出现,代表着洞庭湖湿地环境有明显好转趋势。洞庭湖生物多样性有较大提升,江豚数量由2017年的110头增加至2022年的162头,年均增幅居长江流域省份前列,麋鹿种群数量发展到257头左右。根据湖南省林业局组织了2022~2023年度洞庭湖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调查记录到水鸟72种37.83万只。其中,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199只,灰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3.48万只,珍稀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五年再现洞庭湖。

青头潜鸭。

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益阳大通湖是洞庭湖的内湖,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养殖湖泊,有“三湘第一湖”和“洞庭之心”的美誉。是全国农垦骨干企业和全省创建最早的大型国营农场,从芦苇荒洲到良田万顷,曾为全国农垦事业发展积累成功经验,被国务院嘉奖誉为“国营农场的一面红旗”。2008年,当地政府将12.4万亩的湖面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给私营企业,之后湖体水质逐年恶化。2015年,大通湖湖体水质曾下降到劣Ⅴ类,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到2016年,开始通过控制养殖规模、投放药剂和清除底泥等手段减少大通湖污染,并于2018年纳入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大通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之路。

目前,大通湖水生植被恢复超4万亩,沿湖植被带修复超65%,湖内水生植物达17种,连续4年水质整体评价为IV类,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当地依托大通湖良好的水体资源,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推进“水草+螃蟹”产业发展,形成大闸蟹养殖、销售产业链。相比于养鱼亩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当地农民改行种草亩均可达到8000元。同时,利用大通湖东岸11.5公里的绿色长廊、10里的水底花海、湿地科普宣教馆等景点,形成“文化+旅游+教育”的水草研学文旅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局面。

还有岳阳的华龙码头,从2002年开始,一条条砂石生产线在此建起,一艘艘采砂船往返装卸,660米长江岸线被占用,沙砾成堆,严重破坏了洞庭湖湿地生态。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自2017年起,当地对该码头进行拆除整治,采取回填土方、植播草皮、撒播草籽等方式,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3000平方米。

第三个,常德的西洞庭湖,西洞庭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始建于1998年,是我国现有8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是长江中下游洪流的首个“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具有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西洞庭湖湿地是鸟类重要栖息地和候鸟重要迁徙通道,黑鹳、白鹤等许多珍稀鸟类都爱栖居于此,每年为全球4万多只越冬水鸟提供停歇、栖息和觅食场所,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路上的重要通道,是迁徙候鸟活动的重要区域。

以往人们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存方式解决生计,极其依赖湿地内的自然资源,导致湿地内围网养殖、过度捕捞、杨树种植等生产生活现象十分频繁。过度的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湿地资源,加大西洞庭湖水文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冬季湿地缺水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逐渐退化,生境破碎化,鸟类、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湖中泥沙淤积速度加快。2018年将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岸线、洲滩及缓冲区、实验区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子项目,纳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获得中央资金3737万元,撬动地方资金2.3亿元。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鸟类的种数逐渐增长。鸟类种数从205种增长到226种,中华秋沙鸭、灰雁、罗纹鸭、苍鹭、白头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成了这里的“业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据统计,最高记录到黑鹳80只。每年来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已达4万只以上。鱼类种群也在逐渐增多。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得到逐渐恢复,2至3岁龄鱼类资源明显增多,新记录到鱼类1种,已连续记录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胭脂鱼3类。植物种数也在逐渐增加。湖区也出现丰富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湖洲上生长野芹菜、野藜蒿、芦笋、蓼米等湿地植物424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依托湖洲湿地资源优势,扶持西洞庭湖生态旅游示范户打造芦菇生产基地,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西洞庭湖周边社区绿色农业发展。修建10个芦菇种植棚,基地就业居民35人,月收入3200元以上,发放总工资135万元,逐步解决周边居民就业问题,力求湿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了绿色生态产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庄、芦菇种植等绿色产业,培育鱼、菇、野菜等绿色生态产品,湿地周边居民收入明显增高,2022年家庭年平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4万元以上,实现湿地保护与开发、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前面讲了大通湖、华龙码头、西洞庭(湖)是洞庭湖生态整体改善和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主持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针对洞庭湖未来的保护和修复我们有哪些计划?

赵帅军: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洞庭湖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首先我们要加强管理和监管。前面我们讲了制定了很多的制度,出台了很多文件,以及我们争取了大量的项目,修复成效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尤其是湖泊环境的监管和督察,一定要打击这种违法行为,提高湖泊的管理水平才能保障洞庭湖生态修复工作的良性发展。

第二,要加强科技创新。因为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必须要加强科学研究,通过制度,通过项目,我们必须技术上要跟上,从技术上对水文数据进行采集、湖区水体的磷的一些指标的降低,怎么有效的降低,然后采取这种怎么修复模式,采取这种比较先进的,有利于我们保护方式,来开展这种研究,尤其利用现有的,比如洞庭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的创新中心、以及我们野外观测研究站,要加大研究,形成程序列的、有转换价值的,来指导洞庭湖的生态保护修复。

第三,要继续加大洞庭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项目实施。只有采取这种项目实施,才能保障湿地、林地、湖泊、自然湿地的完好性,才能防止这种非法开采、非法觅食扑猎等对湖泊生态环境的破坏,一定还要加强湖区的草原、林区、山区的土地保护和森林防护、防火等措施来提高湖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湖区的农村面临污染。

第四,要加强综合的水污染治理。因为湖区主要是水的问题,只有通过水污染这个排放监管,完善城市的污染,这种管网建设和处理污水的设备,以及农村面临污染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才能保证我们现在取得洞庭湖水质向良性发展,才能保持水质类以上这种标准。

第五,要加大生态旅游开发。修复好后,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发挥洞庭湖的这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我们的红色文化,在生态保护上,可以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农庄、农业旅游等这种新业态,新的旅游产品,尤其是当前这种模式下,前面我们有很多的这个很好的案例,可以借鉴,可以指导和提高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主持人: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了解曾经因泥沙淤积、人水争地而水患不绝的洞庭湖盆地,是如何一步步焕发出新的生机。未来,让我们继续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肩负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时代使命,为美丽生灵营造和谐家园,让洞庭八百里,处处都安澜。

来源:红网

作者:赵帅军

编辑:丁洵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848/95/137008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