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长杨华山:发现闪闪发光的教育

来源:《十几岁》杂志-红网 作者:周洁 黄珺 杨丽芳 编辑:韩阳 2023-06-02 15:10:51
时刻新闻
—分享—

《十几岁》杂志记者 周洁 黄珺 杨丽芳 怀化报道

在化学中,有一种神奇的丁达尔效应:当光穿过胶体,胶体粒子会对光进行散射,每个粒子都会成为闪光点,从而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杨华山是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下称“一中”)的校长,也是一名化学教师。在他看来,化学中,蕴含着朴素的教育哲学与人生道理。

上善若水(H2O)、焰色反应、可逆反应……通过化学,他洞悉了学科规律,领悟了育人之道,走进了教育本身。

丁达尔效应出现时,光有了形状。从教30多年,杨华山亦如丁达尔效应中的一粒胶体,接收光,散发光,让无数师生闪闪发光。

陪伴,走进孩子内心的桥梁

20世纪80年代初,杨华山以优异的成绩从乡村小学考上县城初中。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一时间,孤单、无措齐齐向他涌来。

班主任方铃老师温暖了少年杨华山。在水泥乒乓球桌上,方老师帮他撑平了晾晒得皱巴巴的床单;诗词、对联、文言文是方老师课堂的“常客”,这让他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精装版“四大名著”,方老师毫不吝啬地借给他看……

后面的故事像一个圆。杨华山继承了方老师的衣钵,成为一名教师。

毕业多年的一中1704班的学子们,一直珍藏着一个特殊的奖杯。高二艺术节前夕,他们编排古典群舞《花木兰》。但比赛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失落在他们心中涌动。杨华山陪着他们,安静地倾听,肯定了他们的付出,并选准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心理疏导。

事后,杨华山悄悄定制了水晶奖杯,刻上所有参演学生的名字。已读大学的任俞蓉——《花木兰》的主演,仍念念不忘当年杨华山拿出奖杯的那一幕。“华山哥给了我力量,让我在大学也勇于绽放光彩。”她说。

“华山哥”是学生们对杨华山的爱称。一中的学子常说,“华山哥神出鬼没”,时时守护着他们。课间,嬉戏的学生扭头,某个角落里,杨华山正微笑注视着他们;深夜,学生们酣然入梦,巡视的杨华山方才走出宿舍楼……

陪伴,也是一中的常态。高三班主任张扬军的班上,学生习惯将心事、烦恼、困难、感悟等诉诸“成长日记”。从日常行为、座位摆放到睡眠质量,从家庭矛盾、心情沮丧到对未来的迷惘……日记里,有发现学生状态的渠道,有走进孩子内心的桥梁。

“陪伴是日常,也是教育本身。陪伴的力量,深且远。”正如杨华山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跟紧、管细、用心。”

唤醒,氧化膜下也有光亮

一位父亲的背影一直让杨华山难以忘怀。

学生张泽(化名)是名让人头痛的男生。高考前几个月,影响班级秩序的他,被杨华山叫了家长。当天,杨华山从窗户向下望,一眼看到了张泽年迈的父亲。长年的农田劳作,让他的背影有些佝偻,走路时颤颤巍巍。

会面时,杨华山没有点明张泽的问题,而是关心他和他家庭的情况。张泽被触动了,并慢慢有了改变,最终考上了大学。“我一直忘不掉那个背影。它让我意识到,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唤醒。”杨华山回忆着,眼睛有点湿润。

在杨华山的班上,学生们对学习保有一种持续的热度与火花。这与他一直施行的“学习小组”有关。根据学生的特点组建学科小组,在活动、评价、竞争等过程中,班上形成了不同的小组文化。如此,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兴趣与合作,可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杨华山说。如今,“学习小组”模式依然活跃于一中的各个班上。

主持两个省级规划课题并于近两年内顺利结题;引领学校课程改革,艺体专业、科技创新、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等课程体系日臻完善;自主编写化学探究性实验等校本教材……“领头羊”带来的影响,是教师们的主动成长。备课会议、公开课、教学比武……他们在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创新与求索。

“90后”胡钰文曾是一中的学生,现在则是一中的教师。8年间,她从一开始的怯场,到现在进行教学管理都游刃有余。“有教学前辈们的引领,我深受裨益,亦不敢懈怠。”胡钰文说。

“每位师生就像镁条,外面包着一层氧化膜。褪掉这层膜,他们便闪闪发光。”杨华山深有感触地说。

浸润,教育自有“化学反应”

杨华山的左手食指上,有一个疤。那是一次课外化学实验给他留下的印记,也是教育留给他的化学反应。

1989年,杨华山在离县城50余里的杨公庙中学担任化学教师。乡村学校缺乏实验材料。杨华山发现火柴头上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黄,便一点点地将其刨下、攒起来,以用作学生们的实验素材。“实验成功后,孩子们的眼睛也像火苗一样亮了起来。”之后,杨公庙中学的化学成绩稳居全县前茅。“杨公庙的化学老师”也代指了杨华山。

这次实验让杨华山更加确定,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催化剂”。这亦引发他思考:教育的“催化剂”是什么?

是浸润,是连接;是文学,也是生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蕴含着丁达尔现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精辟地阐述了生石灰的生产过程;“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电闪雷鸣时有哪些化学变化?……杨华山的课堂充满诗意与趣味。

杨华山时时引导学生们感受生活中的化学:面包美味,是因为无氧发酵产生乙醇,再转化成酯;美酒越陈越香,米饭越嚼越甜;运动后全身酸痛,是因为肌肉中分泌了乳酸……

在一中从教27年,八届学生从杨华山的手上毕业。但只要回芷江,学生们总要和“华山哥”见面。这是杨华山与学生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他与教育的化学反应。

“化学的神奇在于生成新物质,教育的神奇则是促成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成才。”在杨华山看来,教育,是世界上最美的“化学反应”。

来源:《十几岁》杂志-红网

作者:周洁 黄珺 杨丽芳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740/94/127193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