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索构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长效机制

来源:红网 作者:曾晓峰 编辑:闵美颖 2022-03-11 14:29:35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校辅导员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还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要成为高质量的高校辅导员,首先就要学会和学生谈心谈话,因此,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必备基本功。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应从区分对象、聚焦内容、厘清问题、遵循原则、掌握步骤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分谈心谈话的“九类对象”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要区分哪类对象需要重点关注,才能使谈心谈话更具针对性。在谈心谈话对象上,辅导员要区分好“九类对象”:一是思想觉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政治信仰)需要提升的学生;二是家庭或本人遭遇突发事件,情绪产生波动的学生;三是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四是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出现危机的学生;五是学业发展(学业适应、学业规划、学业困惑、学业预警)存在问题的学生;六是沉迷网络的网瘾学生;七是违规违纪学生;八是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及身体疾病类学生;九是亲子关系紧张等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学生。

聚焦谈心谈话的“两个内容”

高校辅导员要聚焦谈心谈话的内容,才能使谈心谈话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谈心谈话内容上,辅导员要聚焦“两个内容”:一是谈认识。谈认识的关键是要找准学生片面认识背后的不合理原因,具体分析学生的观点和认识,引导学生善于用辨证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辅导员要把谈心谈话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使命高度联系起来,扮演好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角色。二是谈问题。谈问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寻找问题、剖析问题、协同解决问题。找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事情的过程;剖析问题,就是要举例子、作比较、鉴得失,帮助学生全面看问题;协同解决问题,就是要在学生思想问题解决后,如何聚合资源解决学生的困惑困难。

厘清谈心谈话的“三个问题”

辅导员谈心谈话要厘清哪类问题需要着重解决,才能使谈心谈话更有实效性。在谈心谈话问题上,辅导员要厘清好“三个问题”:一是重“应急”轻“预防”。辅导员往往重视谈心谈话工作的应急性,而忽视预防性,一般是发现学生出了一些状况,才找学生谈心谈话了解情况,没有注重在问题隐而未发之时去发现和解决。二是强“两头”弱“中间”。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较多,谈心谈话往往出现“空白”,找学生干部、党员和特殊群体谈心谈话多,而忽略了“中间带”学生,导致他们的思想波动或困惑困难一般难以发现。三是多“漫谈”少“策略”。辅导员谈心谈话缺少必要的专业培训,且工作总结不够、实战经验不足,往往“跟着感觉走”的“漫谈”居多,缺少一定章法和策略,导致谈心谈话效果不佳。

遵循谈心谈话的“七个原则”

辅导员要想把谈心谈话做到位,还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一是“全覆盖”原则。首先,辅导群体“全覆盖”。按不低于1:200比例配齐辅导员的规定,一名辅导员带200名学生,一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辅导员可制订年度谈心谈话计划,实施常态化的谈心谈话,能够做到学生群体“全覆盖”;其次,辅导内容“全覆盖”。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各方面状况,能够做到辅导内容“全覆盖”。二是主动交流原则。辅导员要用功在平时,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所爱所想、所难所需。三是平等尊重原则。以平等的心态,辅导员对学生就不但能“谈话”,而且能“谈心”,学生对辅导员就不但能“倾诉”,更能“倾听”;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学生,学生才愿意向辅导员吐露真情实感,辅导员才能知晓学生所思所感,对症下药,靶向施策。四是正向聚焦原则。首先要求辅导员秉持三个理念:没有所谓的无药可救之人、从负向事件中总能找到正向价值、学生就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其次,需要辅导员正向聚焦的思路上找出解决办法,即先搁置问题,而聚焦目标,在了解学生优势、能力和与资源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激发其动力,促进其行动。五是严格保密原则。在谈心谈话正式开始前,辅导员应该向学生强调保密原则,在此项原则指导下,学生就会放心、安心,传达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反之,学生就会感到不安,传递的信息也会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六是短时多次原则。每次谈话的时间无需太长,而谈话的频率可以适当提高。对学生而言,他会感到自己被辅导员持续关注、关心和关爱,对辅导员而言,还可以灵活选择谈话时机。七是微笑面对原则。在谈心谈话中,辅导员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赞美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认可的赞美,学生就会感到你的亲近,感到被尊重、被接纳,就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引导。

掌握谈心谈话的“四个步骤”

依据辅导员和学生谈心谈话的基本过程,可将谈心谈话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调查分析。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前,辅导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困难困惑等实情实况,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坚持深入学生、深入过程,不做旁观者主观臆断,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一手资料,获得准确信息,通过整理与分析信息,透过现象把握学生所思所需,做到“知人知心”,有的放矢。二是选择场所。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合理选择、利用好校园空间场所,充分运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场所可以是严肃正式的,也可以宽松随意的。宽松随意的谈话环境有利于学生卸下心理戒备,畅所欲言;严肃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到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三是话题导入。首先,辅导员要使学生卸下心理防备,可从双方共同语言较多的话题切入,营造融洽气氛、拉近彼此距离,要让学生感到辅导员的诚恳态度,感受真正的关心帮助。其次,当学生消除了心理紧张放下戒备之后,辅导员就可以谈一些不直接涉及主题,但又与主题有一定联系的话题,启人以思,做好铺垫,为谈心谈话转入正题阶段打基础。四是谈心谈话。当学生信任辅导员,彼此情感共鸣更加强烈之时,辅导员应抓住时机,聚焦问题和目标,与学生展开健康积极的思想交锋,让自己的思想“跟踪”学生,通过听其言、观其色、察其心、知其思,抓紧机会触动和鞭策学生。在此期间,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和情绪状态随时调整,决定谈心谈话活动或结束或延迟。一般来说,如果学生认识较好,情绪轻松,可结束。学生有触动,但认识不到位,且愿意接受交谈,可适当延长;学生表现出不耐烦情绪时,应提前结束。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曾晓峰)

来源:红网

作者:曾晓峰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647/54/109920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