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声聚教 | 湘潭九华金庭莲城小学:新校办学如何不“凑合”?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李薇薇 编辑:韩阳 2022-06-27 16:45:22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627150450.jpg

微信图片_20220627150459.jpg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李薇薇 

早上八点,湘潭九华金庭莲城小学(以下简称莲小)。正是上学时间,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走进校园。这时,广播里奏起国歌,一切就像被按下暂停键——所有学生都停了下来,原地立正敬礼,直到国歌结束,孩子们才又继续走进校园。

这对于莲小校长谭荀方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一幕。“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们,听到国歌要立正敬礼,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她笑着说,“甚至有家长送孩子来上学时,正好听到国歌,孩子紧紧拉着家长的手,非要让家长跟她一起立正敬礼,结束后才让家长离开。”

莲小成立时间不足两年,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都是从其他学校划转过来的。学生是“凑合”而来,教育却不“凑合”而办。这样的教育成果让人忍不住好奇,究竟这所年轻学校还有哪些“惊喜”?

建设教学共识,一堂“众智”课传递“联”智慧

“这是我们制作的金字塔纵剖面图,这是入口,这里是通道.....”5月20日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争相上台向大家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这是莲小的“众智”课堂的真实场景。

“‘众智’一词源于《淮南子》,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谭荀方解释道。莲小的“众智”理念,将所有学生都划分为四人小组,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呈现形式,但是又和小组合作方式不同的是,“众智”理念从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开去,不再只停留在课堂上的某个环节,而是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

这是一场始于2020年的探索。当年11月5日,莲小教学副校长袁先慧带领21位青年教师,正式成立“合作学习项目组”,这便是“众智”理念的雏形。

这对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旧模式被打破,不少老师表现出担心——学生凑在一起讲小话怎么办?小组学习的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教学效果能得到保障吗?

打消顾虑的方式就是实践。每周一次的教研课就是一次沉浸式课堂,所有老师被划分为小组,用教学实例为手段,厘清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坐庄法”谁来“坐”,“轮庄法”怎么“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老师精准、谨慎的安排。在每一个合作学习策略被搬上讲台之前,都经过莲小老师们无数次的演练和打磨。

“一般教研活动都是晚上,这是一群都只有20多岁的年轻教师,没有一个人抱怨过,这让我十分感动,也着实佩服。”学校工会主席左宏伟说。

一开始的合作学习总有一些“小状况”,让老师们压力骤增——有的学生兴高采烈开小差,有的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有的小组矛盾不断......“这其实都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是传统的课堂把这些问题‘藏’起来了,因此看起来更‘安全’。”教师刘玲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实践“众智”教学策略的老师,这样的情况她几乎都遇到过,也积累了许多心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的课前准备一定没有到位,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学生无所事事,是因为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矛盾不断,是因为学生需要学习沟通和写作的方法和能力......“小状况”倒逼老师抓课堂质量,提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实验班由2020年4个增设到2021年的15个,学校还开展了折纸、拉丁等35门“众智走班”课程,“众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老师们也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得越来越熟练。目前,莲小组建了“众智学科工作室”,全校80余位教师加入其中,成为“众智”理念的践行者。

学生也慢慢有了改变。为了取好小组名字,孩子们费尽了心思。“我们小组叫‘黇鹿’小组,黇鹿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希望我们小组的组员们都能像黇鹿一样不急不躁,和和气气。”三年级的小齐说。这个字是小组成员一起翻遍了整本《新华字典》最终选出来的。“让孩子们组内合作设计组名、口号、组徽、制作小组展示板、拍摄小组个性宣传照,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凝聚力。”袁先慧说。

走进教室就会发现,座位按照四人小组进行摆放,教室四周的墙上是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后墙上则贴着小组评比栏。根据不同的“众智”策略,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织者、协调者、执行者、监督者......从课前的准备,到课上的学习,再到课后的交流反思,孩子们都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自己完成。

“学生在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同时也拥有了评价他人观点的机会。”教师陈欣在一次“众智”活动的心得中写道。同样,老师教育教学中也能设计更高难度的任务,让学生“乘众人之智”跳得更高,摘到更高处的“桃子”。

2021年底,莲小开展了“莲城令 众智出”展评活动,设计了多样化、趣味性的团队闯关内容,以考查代替考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答题,在实践中提升。

“我印象最深的是1704班朝阳小组展示的诗朗诵《少年中国说》,4个孩子都十分优秀,完全看不出谁是领导者,谁又是配合者,可见他们在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合作氛围浓,这正是‘众智’文化的目标和成果。”教师沈季说,“我也想让一年级的孩子们来尝试。”

从众智师团到众智课堂,再到众智评价,“众智”文化逐渐在莲小生根发芽壮大,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相比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孩子学会交流沟通、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相互监督、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众智’更深的目标。”谭荀方说。

建设文化共识,一张计划表润泽“廉”童心

年初,学校的每个教师就收到了一张计划表,上面清晰地列出了“清廉学校建设”全年的活动计划,共84项任务。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朗诵比赛,童谣、视频、家书、绘画......如何对孩子们说“廉”,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清廉”精神?“孩子们对‘清廉’的理解,更多的是积极的氛围,乐观的态度,”谭荀方说,“在我看来,‘清廉’学校的建设也是立德树人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拥有高尚正直的品格,阳光活力的面貌,都是‘清廉’学校建设的目标。”

活动的形式很多,关键在落实。如何让学生喜闻乐见,又不流于形式,莲小着实做了一番仔细的思考。学校将清廉教育纳入德育教育整体规划,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清廉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莲小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莲”——文化展厅里,软陶捏成的莲塘,彩纸折成的莲花,笔墨绘就的莲画;每间教室外的展示墙上,莲主题的手抄报,莲元素的小装饰......孩子们的作品以莲寓廉,用最朴素直接的理解方式诠释“清廉”。

每周一早上的周会时间,是“国旗下的思政课”,日常中的德育主题在这40分钟被演绎成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节约用水 点滴在心”的主题周会,不仅有合唱《你好,小水滴》、诗朗诵《一滴水》,还有情景剧《校园节水风波》和快板表演等,小小表演者们向大家演绎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因缺乏节水意识而产生浪费水的现象。

“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主题周会上,不仅有抗疫主题舞蹈《病毒走开》,快板《防疫三字经》,还有情景剧《请佩戴口罩》、手势舞《致敬最美白衣逆行者》,鼓励全校学生争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宣传者。

“国旗下的思政课”由每个班级承办,让人感叹于内容之丰富的同时,又有些疑惑——教师的工作量是否太大?

“这些活动其实需要老师承担的并不多。”教师伍丽华说,她的班级已经承办过三次“国旗下的思政课”,对此颇有心得。“老师把任务布置下去,然后由小组长领任务,具体怎么做,谁来做,全部都是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学校的“众智”理念从课堂走向课外,与“清廉”教育完美融合。

从确定节目到组织人员,到准备道具,到落实服装,再到上台表演,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这不是优秀生的主场,也不是特长生的舞台,而是德育的课堂。”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谭宁双告诉记者,“唱歌、跳舞、诵诗丰富的表现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用武之地。”

一年多以来,莲小“清廉学校”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打造“莲团队”——抓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每学期都会与老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并定期举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评选“最美莲城教师”“最美莲城家长”,在公众号上推送讲述他们的清廉故事。

营造“莲风尚”——集中开展多次全校性的“清廉”主题教育活动,如每年读书节、艺术节系列活动的节目表演,书法、绘画比赛,“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等,更开展了清廉家校联动系列活动。

建设“莲课堂”——打造“国旗下的思政课”品牌活动,把清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环节、融入育人全过程、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中。

身在“廉”中,方能“廉”入心中。“我们要以创建清廉学校为契机,把‘清廉’教育渗透到国旗下的思政课里,把‘清廉’理念根植到学生思想深处,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校长谭荀方说。

建设家校共识,一封爱家书开启“连”旅程

“记得疫情期间,您坚持守在一线,我的内心也十分的担心。但是,我也非常的自豪,因为我的爸爸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分忧,爸爸您是我的骄傲。”1703班的周垠在给爸爸的信中写道。

“科技不管如何改变生活,但是请你要记住你我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只要你身处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2001班的谭斯琦爸爸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

从2021年开始,“家书”这种传统的沟通形式,在莲小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家长和孩子用书信的形式往来,生活的智慧、成长的期待、做人的道理,都融进了字里行间,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中、寻常的细节里,“润物细无声”。

“这是学校‘清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家校共育工作的一部分。”谭荀方说,“以‘家书’形式,讲述家庭故事,传播廉洁正能量。”在谭荀方看来,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的单兵作战,而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而要实现双向奔赴,学校要为家长创设出一系列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者、知情者、参谋者、建设者。

如此,莲小的家校共育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校园中,外墙和走廊上有着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绘画作品,和精美工整的商业创作不同,这些画有着朴拙的童趣感,这是出自莲小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手笔;公众号上,家长和孩子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读经典名句,讲人生道理,“家长说”活动的一系列视频,已经成为家校共育内容建设的新载体。此外,莲小还开办了“家长课堂”,请家长到学校来给孩子上课;开辟了劳动种植基地,和家长一起体验劳动的乐趣;举行“教学开放日”,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设置了“校长信箱”,渠道不断拓宽,模式不断创新。

对于家长的参与和付出,莲小也表达了肯定与感谢——5月16日,莲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表彰大会,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11名家长身披红色缎带,手持荣誉证书,成为了莲小首届“清廉家长”。

家长不仅参与到孩子的精神塑造中去,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

周三对于莲小的孩子来说,是一周最快乐的时光。在这一天,学校所有班级都不布置传统的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多变的“X”作业——各项实践类活动,这便是莲小的快乐周三“X”作业日。

“X”代表包罗万象,代表无限可能,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完成各项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学做家务、制作美食、亲子运动、课本剧表演、故事接龙等等。周三不再是常规作业日,周三成为了莲小孩子的“亲情日”“梦想日”。

“有时候是给辛苦一天的爸爸妈妈泡一杯茶,洗一次脚,拍一张美美的全家福,还可以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玩游戏,我可喜欢这样的作业了。”莲小学生小希说。

基于“众智”文化,家庭之间、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多了起来。袁先慧的手机里,有数个“众智”小组微信群,从最开始的交流学习任务,到后来的相约外出游玩,理解与沟通的理念逐渐在家庭之间生根。“家庭之间的关系越融洽,家校之间的工作越顺利。”袁先慧说。

5月,是莲小劳动实践基地收获的日子,从平地到播种,从施肥到采摘,孩子们在这一方小小田地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快乐。“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只有短短6年,但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多6年从中受益。”谭荀方说,目光中都是坚定与期盼。从“教书”到“育人”,希望正在照进现实,这所以“莲”命名的学校,正向着更明媚的未来积极生长,育出一校莲香。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李薇薇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2/06/27/114347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