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匠人匠心如何炼成? 13名劳模工匠走进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当老师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吕周阳 2021-12-25 14:00:50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2.jpg

3.jpg

4.jp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长沙12月25日讯(记者 贺卫玲)“对于年轻人,我会掏心窝子地给出建议:多学习、多看书、多沟通!我始终相信,相互学习,充分沟通的效率更高。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一个重劳动、重人才、重技能的好时代!”12月24日,来自广汽三菱的13名劳模工匠走进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接受学校颁发的聘书,并带来首场讲座。他们之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劳模,这些劳模老师们将每一季度开讲一次劳模工匠大讲堂,每月开讲一堂劳模工匠小课堂。启动仪式上,广汽三菱还为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捐赠了10台整车用于实训。

劳模工匠分享匠人匠心的故事

在现场,来自汽车制造、钣金喷涂工艺、模具钳工、工业机器人运维等专业经验丰富的劳模工匠分享成长故事,3000多名学生直观感受劳模工匠精神,汲取奋斗力量。

湖南省百优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万爱军,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汽保行业工作7年,后又于长丰猎豹和广汽三菱公司工作14年。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学子们,工作中要“吃得苦、耐得劳、霸得蛮”,更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比别人收获更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份事业。

“在干设备售后服务工作时,我安装过举升机、烤漆房,更换过烤漆房过滤棉,下雪天检修被冻坏的供气管道等。经常是一身汗、一脸油、一头灰。在汽车厂做技术员,常常加班泡车间,现场调查解决问题。天道酬勤,我的技术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万爱军说,学工科的,搞技术的,都明白只有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王道。他所带领的解析团队解决了品质领域关键课题100多项,连续七年获得公司级QC活动一等奖。

他勉励同学们,以后同学们都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现实的问题,仅有理论,不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那是纸上谈兵;光会动手做事,不结合理论,那是机械干活。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做事和动脑想事相融合,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能拥有过硬的技术本领。

“80后”卢鸿义,17岁离开长沙到广东打拼,如今已是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系系长。作为进校园授课的劳模,他跟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在我的身上,总是带着一个‘行头’,这是一个工具箱,打开它,有万用表、维修手册、钳子和起子等,都是我每天必备的宝贝。说它简单,这只是我的日常工具;说它不简单,这里头真正融入的,是我在汽车维修行业20多年的积累,我把他锁定为三个概念——学习力、专注度和赤忱之心……”

卢鸿义说,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前辈学,遇到难题首先去找来各类相关书籍查阅,书本上实在找不到,就向其他人虚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公司或社会上组织的各类培训,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并满怀着激情的参与,哪怕是能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也会觉得很是受用。

“对于汽车,我就像它的医生一样,了解车辆的性能、体系、零部件构造,然后做出专业判断。我相信,匠人匠心的学习,贵在坚持,贵在责任,贵在循序渐进!”

“我们学劳模工匠,不是羡慕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不是对他们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要学习他们敬业奉献的可贵精神。”长沙市技能比武车身修复赛项一等奖获奖学生、长沙汽车工业学校车身修复赛项技能队员李金峰,代表全体同学宣读《学习劳模工匠倡议书》,表示要向劳模看齐,提升技能本领,学习劳模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潜心钻研、大胆探索。

让伟大的劳模精神发扬光大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十分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工匠大师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载体与平台。此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的活动,就是希望以此为契机,在政府、企业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把这项工作落实落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校长胡冬生表示,希望同学们积极从劳模工匠身上学习提升技能水平的看家本领,汲取劳模工匠身上体现的成才、奋斗、报国的精神力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以一流的技能和业绩建功新时代,以匠心筑梦、匠艺强国的矢志信念和不懈奋斗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长沙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范霖参加活动并表示,将劳模工匠大师请进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既是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为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要义。希望汽车工业学校为“智造长沙”蓄足内力,引领更多技能人才站上更大平台,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生力军,共同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办学50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1.3亿,拥有一流硬件、软件设施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省级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和湖南省卓越示范校。学校现拥有教职员工224名,在校学生达3265人,累计为社会输送了20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对接长沙市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不断强化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开设了以汽车智能制造和汽车现代服务两大特色专业群为主体,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类专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为补充的专业格局。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1/12/25/106784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