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一中张敏敏:学生几十年后依旧热爱生活就是我的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韩阳 2021-10-03 09:42:42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红网时刻通讯员 王敏 报道

“我花了多年时间,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自己。”

电话那端学生这番自述,一直萦绕在张敏敏心头。张敏敏执教的攸县一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不低,出于语文老师的细腻,她观察到这些学生有一个普遍特质:读书肯下苦功夫,勤奋又质朴,但常常羞于表达。

打来电话的学生名叫张小波,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一个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很优秀的学生,但他在电话中告诉张敏敏:“我们从农村中学毕业的孩子到了大学,如果仅仅是考试、做题,可能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但是在阅读方面、活动方面,我们比城里的孩子差远了。”

张敏敏是他的高一语文老师,毕业多年,还时常打来问候的电话,与老师聊聊近况,因为张小波觉得,“老师肯定会和我有共鸣”。

其实这也是张敏敏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不希望教育有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他们也应该做到有自信、爱分享、敢表达。”28年的执教生涯,张敏敏一直在做一件事:让语文教育抵达更多学生。对于她而言,出身农村不应该成为像枷锁一样的标签,让这些孩子们在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时感到束缚。

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张敏敏将2008年到2018的十年间总结为专业成长的第二阶段,受张孝纯先生“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启发,张敏敏的教学方式从“教教材”走向了“用教材教”,而“教材”的定义已经超出了课本,她开始更加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语文平台热爱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张敏敏的教学资源。她的课堂往往别出心裁,因此学生们在课上有机会成为《三顾茅庐》里的诸葛亮;也可以穿越到小说《套中人》,为别里科夫写墓志铭;甚至还可以化身导游,为某某景点代言。

把场景移植到生活,即便枯燥的课本,也瞬间鲜活,因为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张敏敏曾经与她的名师工作室的青年老师们分享过这样一段话:课堂或者教育的魅力在于,它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视野开阔之后,生活可以有无数种可能;作为个体而言,除了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刺激之外,还可以选择主动关心;当一个人的认知开启主动关心模式,就意味着他已经脱离被动接受的低级趣味,或许他会因此更热爱生活。

“我的课堂没有老师,学习和思辨是主角。”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张敏敏的课堂被充分调动,久而久之,学习方式也完成了被动到主动的蜕变。这一切,都是张敏敏在学法设计上下的苦功夫,“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度参与,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

2018届505班侯正焱这样评价她的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像一张大网,俘获了我那颗极度讨厌语文的心,张老师总会变着法子让我们在玩中学习,她的教学理念,教的是情操。”

当然,课堂的“售后”也是必不可少的。“拿到张老师批改完的作业,有种拆盲盒的喜悦与期待”学生们这样描述与老师的互动,因为作业作文是张敏敏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她会注重学生们在作业中反映的心理困惑和学习困难,经常在作业背面附上一段话,有鼓励,也有批评。

有一位同学曾在作文中说感到孤独,张敏敏看到后在她的试卷背面写下:“我们总要面对孤独,不要着急或害怕,慢慢学着与它好好相处,享受它带给你的自由与快乐,等你走出来,你会发现正是它让你的内心更温柔、更强大。”这位学生在毕业后还保留着带有批语的试卷。

是老师 也是学生

在语文教学一线深耕几十年,张敏敏从未想过离开,因为在她看来,这条路常走常新。对于三尺讲台,张敏敏倾注了全部心血,同事们对她形成了几乎统一的看法:学习型老师。

“语文教育的边界太宽了,如果不时常更新知识系统,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落后了。”1993年入行以来,张敏敏一直保持着阅读习惯,她要求自己每周阅读不少于一本书,不仅如此,还要常常撰写读书心得,作为后续课堂上的补充资料。

其实,伴随张敏敏职业生涯的还有无数荣誉,株洲市教师“最美读书人”、株洲市第八届中小学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株洲市2020年校园“最美阅读推广人”。先后发表了7篇论文。2010年以来,张敏敏有2篇论文获省一等奖,6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参选的课例也多次被评为省级优课。

2018年专业化施培的国培项目结束之后,张敏敏意识到自己与专家型教师还有一些距离,因此,开启了专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她设想的关键词是:用心而又专业。

在这之后,张敏敏开始有意识地总结教学经验,坚持写教学后记,以输出促进输入,先后完成了《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登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做一个有情怀的语文人——《苏幕遮》课堂教学解读》《品读美学经典,追求艺术人生》等教学反思。

跟学生一起体会生活是她的最大乐趣,翻开张敏敏的朋友圈,几乎都是与学生的互动,或者记录精彩的教学瞬间。在自媒体平台也能看到张敏敏的文字,她在自己的QQ空间“敏而好学”栏目、微信公众号“敏学惠思”,分享教学教研体会。她跟学生说:“在你们工作以后,某天走在大街上,看到一本书,那是曾经高中敏敏课堂上分享的,你会情不自禁的把它买下来。那我的课,就有意义。毕业几十年后,依旧爱生活爱语文,是我的幸福。”

7月24日,国家“双减政策”出炉,张敏敏对此的理解是,教育环境越来越重视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目的是减除一切不必要的机械性消耗。这让张敏敏更加坚定自己选择的教学方式。“因为我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随时能意识到自己的短板、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喜欢学生,热爱课堂,陶醉书香,胸怀梦想,愿竭尽平生之力,濡染一副氤氲的书香风骨,愿倾尽所读之书,慰藉一片纯净的教育情肠。张敏敏在教案扉页写下这段话。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1/10/03/102602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