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梅花赞

来源:红网 作者:朱子颖 编辑:彭佩 2021-03-18 10:48:28
时刻新闻
—分享—

梅花自古便是文人歌颂咏唱的对象,现世流传关于梅的诗词文作更是数不胜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有人赞其风骨,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有人爱它风雅,飘落寿阳公主眉间,印下传世的梅花妆;“竹外一枝斜,野人家。”有人见其清高,不入俗流,自有一番天地,由此生出惺惺相惜之感。沧海桑田,岁月浮沉,梅,见证中华上下五千年风雪变迁。

生于冰天雪地里的梅花从来是高洁的代表,它不惧严寒,一点芳红,一贯凌冬。同样,颠沛流离中,最能看出人们的气节。因为一份不合时宜的凌寒绽开,一份顾盼生辉的孤芳自赏,便被排挤人群之外。

古往今来,纵横之间,多少迁客骚人,文人墨客,怀揣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经冬历春,足迹踏成道路,天地卧为枕席,日月指为明灯。从西北边疆、宁古塔一带,到岭南山穷水恶之地,处处有梅花峥嵘绽放。“岭南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愈严寒,愈凛然,从来无惧风霜刀刃,迎雪吐艳、傲雪凌霜,似有一份不知好歹;然而,正是这种孤高,诠释了历代迁客“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是这种坚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自强不息的品格,使得中国历代人才辈出,开创百家争鸣,魏晋风流,汉唐盛世等一个又一个的新纪元。

深深浅浅的梅花开遍九州大地,点染人间。不周之风抟扶摇而上,翻过南北朝青山隐隐,转首是大明宫金碧辉煌,吟哦唐诗宋词,悠悠思绪,落到了一支梅上。

除开凛冽刚毅外,梅花也有一腔柔情绕在枝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儿的梅花或是表达对友人的挂念祝福,或是说到对家乡风土的挂念。字里行间,梅花,不知不觉间便给人温润,亲切之感。“故国梅花归梦。”一首梅花曲,引起游子对故乡种种惆怅遐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咏梅之作成就梅花一尘不染、清冷孤高之名,王淇更是戏作“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亦成就了林和靖,使他远离俗世是非,保持抱朴之心,“梅妻鹤子”的风雅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山水无意,草木无心。而有人却寄情于此,“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在这首耳熟能详的《西洲曲》中,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梅花作为信物,送给在江北的情人,让看上去不近人情的梅花笼上了一层朦胧柔和的光晕。

王朝更迭,斗转星移,时至如今,中国已进入现代社会,新时代的我们更需要不忘初心,承前启后,牢记使命,如梅一般扎根大地。“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学习梅花不畏严寒,敢为天下先的锐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学习主席诗下梅花一样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行善举,做正事,铸梅魂!(作者:周南梅溪湖中学  朱子颖)

来源:红网

作者:朱子颖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1/03/18/910059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