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醴陵第一中学校长易军:内外有道,百年老校焕发新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丽芳 白洁 李乐 曹保华 编辑:彭佩 2020-12-18 15:38:53
时刻新闻
—分享—

20201018-1.jpg

湖南省醴陵第一中学校长易军。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杨丽芳 白洁 李乐 曹保华 株洲报道

悠悠渌水河畔,葱葱青云山上,坐落着百年老校醴陵一中。易军与这所底蕴深厚的校园,熟稔已久。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这里教书。醴陵一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再熟悉不过。

四年前,易军履新醴陵一中校长。带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带着中国瓷都涵养出的工匠精神,带着一颗服务的心,他励志打造一个会“说话”的绿色校园,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有自信的现代化一中人。

拉坯,刻花,施釉,彩绘,醴陵一中完成了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百年老校焕发了新活力。

环境浸润 楼宇树木彼此成全

恩格斯曾指出,环境也创造人。易军深知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基于此,他细细描摹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升级校园“形象”。

醴陵一中的校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茂林修竹,银杏耸立,樟香飘溢,廊幽石奇。浅灰色墙面的教学楼由阔大的树冠簇拥着,和谐相映。为了这份和谐,易军不停打磨学校建筑翻新方案。为了最合适的墙体颜色,他做了五次刷漆试验。

各式雕塑也是醴陵一中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谐”“飞向明天”等雕塑寄寓了学校的期望。瑞渌碑林则镌刻了学校的历史,与学校相关的名人及杰出校友的优秀作品都可在碑上看到。学子行走于碑林,或驻足品读碑林之上的人生,便是一种传承。

孔子雕塑旁边的山坡上,矗立着新建成的图书馆——青云书院。青云书院依山而建,曲径通幽。当初,山坡上满是树木。最老的几棵树比学校的年纪还大一截。在建造过程中,学校没有挪动一棵树,人、楼宇和树木,彼此成全。

同时,学校也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书院的每一个细微处:屋面可吸收太阳能、空气能,保证馆内全天候热水供应;地面由废瓷片和石子制作而成;清水砖墙和台阶是学生回收的旧建筑砖石砌筑的;废水和天然雨水经过净化可循环使用……

休息时分,学生在灵动的瑞渌池旁小憩,在古朴的圣泉亭、与潜亭、杏亭、青云亭下纳凉,在梯云阁下冥想,在新开辟的林子里诵读。

“在如此静谧的环境里,再浮躁的心都沉静下来了。”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韵。一个会“说话”的绿色校园,默默地影响着醴陵一中师生。

20201218-3.jpg

醴陵第一中学校史馆。

善做同行者 释放爱 收获爱

让管理没有间隔,是易军管理学校的理念。他将自己定位为服务员——服务师生、家长,用爱助力师生成长。

他喜欢在校园转悠,看看花草、逛逛教室、观察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他。这是一种无形的陪伴与同行。

他欢迎老师、学生敲开他的门,与他交心。学生给他提建议。合理的,他马上调整;不合理的,他说明拒绝理由。诉求得到回应,性格活泼的学生会直接写信夸他。

曾是一线教师,易军懂得老师渴望成长、渴望尊重的需求。他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有培训机会,他绝不会吝啬办公经费。外出取经的老师都言大有收获。

有什么课堂就有什么教育,教师起飞的舞台还是在课堂上。学校首创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目标检测”五要素教学模式,蜚声省内外。在此基础上,易军提出保留“五要素”内核,不固化形式的课堂变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精准教学。他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他才能顺利地学习。易军打心底里赞同。2017年,他梳理课堂规律,将每节课的时间调整为40分钟。节省出来的第九节课,则交还给学生。

易军经常和老师说,要有“表达爱的能力”。他也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职工。2020年“八一”建军节当天,退伍军人巫纯良收到了一条短信:“你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为一中贡献力量,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一中的师生不会忘记……”这条短信来自易军。巫纯良感动极了,将这条祝福保留至今。

在重要节气或节日给职工发祝福短信是易军的习惯。2016年后,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一份贴心的礼物,也成了醴陵一中职工过生日的标配。

陶行知曾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易军从心出发,用爱包裹着醴陵一中。

20201218-2.jpg

醴陵第一中学学生风采。

创新中传承 让学生动起来

醴陵一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明德至善,博通仰高”的精神已经融入校园的肌理。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易军一以贯之。

在醴陵一中,每天早上六点,学生从宿舍楼出来,到操场上跑操。一条跑操“长龙”,蔚为壮观。上午大课间时,师生集体走操,合奏出醴陵一中的活力乐章。高三学子也坚持每周两节体育课。

易军深知,阅读对一个人的塑造,是长期的、隐性的。他根据学生的特性,让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同时,走出课堂,阅读社会这本大书。

每周日晚自习前,学生将迎来新闻联播时间。随着学校精心剪辑的新闻联播集锦,学生可以回顾国内外一周大小事。学校还创新性地开设时事新闻课、阅读课。

2016年,在研学尚未纳入高中教育规划时,学校便开设了四条高校研学线路。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看世界中增长见识,生发理想。

2020年,易军将研学接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对接了醴陵市的政府单位、医院以及瓷器、烟花等行业的领军企业,使之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将来,他打算把学生“拉”到农村去,触摸农村脉络,了解脚下的大地,仰望头顶的星空。

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易军希望他们不仅收获了漂亮的成绩,更拥有了自信、能担当、有责任的品质和一颗会思考的灵魂。因此,他乐于尊重学生的选择。

2020年高考结束后,北大的核物理专业向一名同学抛出了橄榄枝。这名同学更心仪浙大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家长在北大和浙大间选择。易军和学生聊了聊天,支持学生择其所爱。醴陵一中少了一张来自北大的喜报,多了一个拥抱自己理想的学生。

摒弃功利,自能收获甜美的教育果实。近年来,醴陵一中有100多名艺体生进入清华美院等高等艺体学府,高考升学率领先于同类学校。

这几年,在易军的带领下,学校内外兼修。醴陵一中这艘百年大船也完成了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在宽阔水域,乘风破浪。

来源:红网

作者:杨丽芳 白洁 李乐 曹保华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0/12/18/87116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