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田锋 长沙报道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
2020年以来,袁苍松奔忙5个月,几乎不曾休息。这位长沙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资深教研员,逡巡奔忙于线上线下,为全市城乡中学提供学科抗疫的教学指引。他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思政老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学科的一员,更是责无旁贷,一定要为打赢这场必胜之战全力以赴,竭力贡献我们独有的光和热!”
1988年以来,袁苍松深耕32载,足迹踏遍长沙各所中学。在他孜孜以求的追索和亲力亲为的引领下,长沙思政课程不断突破发展瓶颈,逐渐走出“副科”困境,立德树人关键学科的魅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他常说:“思政课是与社会联络最紧密、时政敏感度最高的学科,而青少年学生是最乐于接受新事物、好奇心最强的群体。我们一定要善于经营思政课程,善于走进学生内心。老师爱教,学生乐学的良好生态一旦形成,每一节思政课堂都将是既新鲜又解渴、既有料又有味的明星课程,每一位思政老师都将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明星教师。”
政治要强,用实践引导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思政课堂更需突出政治性,思政教育者更要讲政治。对此,袁苍松提出,作为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要时刻保持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真挚之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袁苍松老师作为全市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典范,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教学育人的课堂实践深度融合,曾参与湘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以及湖南省地方教材纲要的制定,为思想政治学科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政治信仰不仅是思想认识,也是行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在融合社会实际与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以此指导实践是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蔓延之际,袁苍松及时主导推出了基于疫情大背景的课程计划、教学设计、精品网课等一系列独具本土特色、彰显学科使命的举措。同时,他还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将思政课堂教学与实际问题紧密连接,以实际问题指引学生三观建构。在2020疫情防控网络教研会上,袁苍松明确提出“疫情防控是最好的课堂,当下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发生在其间的每一个真实而催人泪下的人与事,都是最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他主张课堂教学应立足实际,用英雄典范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成长。同时,袁苍松在会上呼吁思政教学者们“一定要用好用活这些资源,真正发挥好我们思政教师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
能力要强,用科学提高育人本领
思政教育者本身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视野都将极大地影响被教育者的价值体系建构。袁苍松始终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有赖于教学经验、专业阅读、科学研究以及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因此,他从多个维度为提高教育者育人本领提供条件与平台。为了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提高教师能力素养,他主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程教师培训、组织老师们深入课堂开展观课议课活动;为了给予青年教师成长的舞台,树立尊师重道的新风尚,他组织举办全市思政教师风采大赛。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推动了优秀学科教学团队的形成,为长沙思政教育提供了强大的队伍保障和人才支撑。
除此之外,袁苍松还积极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学科与教育交流,着力拓宽思政教育者们的教学视野。2019年9月,在长沙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50余位政治骨干教师赴华南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在这期中,陈友芳、刘石成、焦建利等全国知名教授登台授课。本次学习用前沿的政治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为长沙思政教师们的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实践认识、拓宽教育视野开辟了道路。
课堂要“亲”,用魅力引领课程发展
课堂魅力是课程发展及课程拓展的必备条件。如何把思政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是思政课教师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在袁苍松的带领下,长沙的思政课程以“亲和力”作为突破口,围绕“亲和力”开展学科课程建设,让思政课更加“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努力打造出富有特色的长沙思政课名片。
课堂亲和力是营造课堂魅力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其有效途径探索及具体课堂设计皆是促进亲和力的重要动力。从探索有效途径维度看,袁苍松以课题为依托带领老师们对课堂如何增强亲和力进行有益探索。他参与设计的 “课程视域下思想政治课亲和力提升途径研究”课题获批201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同时,为推动亲和力课题的研究,他曾多次组织召开课题培训会议和线上专题研讨,确定了“三意六力”的亲和力课程教学模式。从提高具体课堂设计维度看,袁苍松开展多项活动,旨在推动课堂设计交流,增强不同课堂形式、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袁苍松领导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全市中学思政教师开展系列思政课程“亲和力”活动,其中包含“亲和力”课堂教学竞赛、论文写作比赛、专题研讨、微论坛、微分享、送教送培等活动,他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师亲和力素养和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其具体课堂设计能力,从而推动魅力课堂建构。
落地要实,用真心助力学生成长
上好思政课,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还是身体力行,成效大不一样”,以袁苍松为代表的长沙中学思政课教师们以培育肩负民族复兴伟大重任的青年为目标,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
思政课需要教育工作者用真情实感、切实行为助力学生成长。思政课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此,袁苍松深感自身责任之大,经常在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时谈到,一定要把思政课的教育效果落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受教受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落脚点。在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中,袁苍松特别注重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在他的重点关注下,教科院每年都会组织全市中学开展“图说时政”活动,至今已近10年。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表达阐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知识积累永不停歇,教育实践永不言败。袁苍松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出色的工作绩效、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湖南省优秀教师”“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长沙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但是,荣誉不是终点,因为教育永远没有尽头。为思政课堂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为提高授课水平增强自身素养、为课堂魅力探索新型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奉献终身,这些将是一位思政老师永恒的职责与毕生的追求!
来源:红网
作者:田锋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