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近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一名小男孩天天给家人留下纸条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后,无奈报警求助。经过警察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孩子。
原来,小男孩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父亲责备了几句,加上不满父亲一直以来较为粗暴的管教方式,致使其心理压力比较大,经过自己内心一番较量,这才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他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他不喜欢我,我就走。”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够听话,许多家长习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作对比,试图以此来激励和鞭策孩子。然而,简单、生硬的所谓鞭策,不仅难以起到应有的育人功能,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既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破坏亲子关系。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这场闹剧发生。
教育关乎社会流动,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争上游,许多家长不断给孩子压担子。不论是上不完的补习班,还是不停地给孩子打鸡血,“00后”既享受了家庭结构小型化带来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承载了家庭的厚重期望,面临激烈竞争。
“别人家的孩子”有很多,其中不乏优秀的孩子。老是拿优秀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比,不仅会造成家长们的心理失衡,也会让孩子们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虽然在父母看来,用“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家的孩子是用心良苦,但在孩子眼中,是父母觉得自己不中用、不够优秀,不喜欢和关爱自己。
那些被成功焦虑裹挟的家长,既放大了对社会流动不足的判断,也隐伏着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的价值认同。一方面,有的家长过早地选择了“认命”,他们将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自身也在拼命地“争上游”,却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更上一层楼。孩子们身上承受了太多成年人的功利与算计,早已不堪重负。
只看见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却没有发现和捕捉自己家孩子的闪光点;动辄给孩子贴标签,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再努力也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的认知错觉。那种将“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育人法宝的做法,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懂得走进孩子的世界,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家长们又怎么去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灯?
许多父母并不缺乏对子女的爱与关心,却采取了错乱的情感表达方式;被成绩一叶障目,导致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老是对自家孩子不满意,在成功的焦虑下,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便矮化和鞭策孩子,试图让孩子知耻近乎勇,变得更加自强自立和自律自制。
家长们的用心良苦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就难以被孩子们理解、接受和认同。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不仅会引发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淡漠疏远。尊重未成年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善于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和活力,家长们同样需要“补课”。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朝清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