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进入非常战“疫”模式。1月27日,为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贯彻落实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
开学延迟了,但教与学并未延迟。为保障学生在家学习,教育部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停课不停学、不停教”落在实处。在这个特殊时期,“互联网+教育”因其突破时空的特性,成为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首要途径。
互联网+教育:
非常时期 非常定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在多年努力探索中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子,这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教育,并非只是把已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平台用起来,还必须看到疫情防控期间,应用于“停课不停学”的“互联网+教育”与日常教学中的教育信息化的本质不同:
使命不同。非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其主要使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等,是在已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教育做得更好,可谓“锦上添花”;而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则是在面对面课堂教学无法开展时,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替代,可谓“雪中送炭”。
任务不同。非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而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则会成为实施全部核心教学任务的首要途径。在此之前,教育信息化还未发挥如此重要作用。
应用主体不同。非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体是全体教师,他们依据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与对信息化教学的理念认识,自主地设计、实施信息化教学课程;而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将更加聚焦精品课程与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将转做幕后,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
实施路径不同。非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信息化,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则将脱离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将教学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等全部教学要素通过网络途径完成。
网络云课堂:
特殊时段 特殊准备
为了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自发布延期开学通知后,教育部积极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计划在2020年春季学期原定开学日期的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全力保障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按此计划,需在21天的时间里完成“停课不停学”时期、面向全国师生的“互联网+教育”工作的准备、设计、部署和落实工作,是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严峻考验。为应对这一挑战,完成特殊时期赋予“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使命,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做好在线课堂规划设计。首先,应做好教学内容评估。按照教学计划,确定通过在线课堂实施教学的内容。对于无法采用在线方式教学或采用在线方式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不能强行搬到在线课堂授课,可适当延后,待疫情结束后再在学校中实施。其次,应做好在线教学设计。现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平台,大多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搭建的,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以线上完全替代线下的教学模式未必适应。因此,要做好在线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设计。再其次,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习者特点,分年级分学段地设计恰当的学习组织方式。比如初、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在课程中多引导、少讲授,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优势,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则要为其提供更多系统性的在线课程。
做好在线课堂组织落实。当疫情来临,教育信息化多年来的发展积累凸显使命担当。除了教育部国家网络云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国家层面的平台资源外,一些地方也基于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推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实施平台,像北京市的“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山东省济南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教育”与平常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性的落实载体。不论是宏观上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对教学的管理,还是中观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乃至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组织实施,日常的课堂教学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组织性。在疫情防控期间,脱离了面对面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性,就需要把组织性体现在在线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目前,已有部分省市迅速行动起来,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比如,1月30日湖北省教育厅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发出指导意见,细化、明确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资源等核心内容。当前,各地各校要将在线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细化、具体化,从学习动员、学习准备到学习开展、学习反馈,做到全方位的组织落实。
做好面向不同群体的引导。对我国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陌生,但由在线学习完全替代线下学习的经验却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必要的科学引导。首先,要为教师提供在线课堂的教学策略、组织策略培训或指引。这一培训可由本校或本区有在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实施紧急网络培训,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简明扼要的在线教学小册子,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进行突击提升。此外,也可积极探索主讲教师视频讲解、班级学科教师远程辅导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其次,要为学生提供科学规范的学习规划和指导。学校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在线课堂的特性,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不同学习平台的特性,为学生提供步骤明确的操作指引。再其次,要为家长提供网络课程筛选的建议和指南。
在线课程:
不宜过早 务必规范
自教育部发出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以来,为保证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按学校正常教学计划积极提供免费线上课程,为中小学生如期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现在正值寒假期间,学生需要完成寒假作业,过早提供新学期线上课程,将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此,2月4日,教育部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可安排一些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网上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并且,提醒广大家长,在防控疫情严峻形势下,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宝贵假期,不过度施加压力,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同时,教育部也希望行业组织要加强引导,带领各培训机构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在这里还需要关注到,对于众多校外培训机构纷纷推出的免费课程或服务,固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在线课程“宜精不宜多”。所以,建议学校基础类学科课程以学校统一组织为准,选择教育部或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提供的课程和资源,而将提升类、兴趣类、拓展类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家长。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在免费教育课程中的监管、甄别和引导、指导作用,规范在线教学,为家长提供建议指南。(魏轶娜)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魏轶娜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