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教材选文的真与不真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倩 编辑:韩阳 2020-01-19 10:37:04
时刻新闻
—分享—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一篇《带刺的朋友》,写的是一个小女孩与刺猬“交朋友”的故事。一天晚上,小女孩看到一只刺猬爬上枣树,摇落了成熟的枣儿后又回到地上,用背上的刺戳起枣儿跑掉了。之后,小女孩追踪观察了小刺猬几次,还在和爸爸聊天时了解了小刺猬的一些习性。而这种“接近”让小女孩觉得已经和刺猬是朋友了。针对这篇课文,有人发文批评:真正的刺猬既不会爬树,也不会靠后背上的刺戳果子取食,而且“几乎只吃虫,不吃素”;课文的表述应该反映实际情况,否则就失真了,语文课本“真”是第一位的。

应该怎么看待语文教材选文的真实性?按照批评文章的看法,真实指的是表述要如实反映实际情况。然而,这并不是教材选文真实性的全部内容,教材选文的真实性至少包括生活逻辑与艺术规律统一、经典性与实用性统一两层意思。

文学创作确实应该以符合生活的逻辑为基本原则,但这个逻辑指的不是对实际生活的镜式反映,而是生活的可能性。我曾亲见刺猬爬上灌木,并咨询了宠物医生,对方回答:刺猬除了靠身上的刺防御危险,还会戳满树叶做伪装,身上的刺有时也能把吃不完的食物带回窝里,而且随着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植物果实已经是刺猬主要的食物补充了。这个说法就与批评文章不一样了,而大千世界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这个说法能够为文学创作奠定生活合理性的基础。此外,《带刺的朋友》中的小刺猬形象是作家进行的艺术创造,这是生活的逻辑与艺术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神农、仓颉是人们在传播早期劳动者的业绩和经验过程中逐渐加工而成的,无法和历史上的实际生活对号入座,但大家不会因此不再相信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明。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会发现,通过爬树、用刺顶果子这些艺术加工把小刺猬塑造成机灵可爱的形象,在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美术作品中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它的意义在于:儿童面对像刺猬这种小动物,可能会畏惧、抵触,艺术家的创作能够让这种动物的形象更贴近儿童。

进一步讲,给语文教材选文还要追求经典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这其实是真实性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经典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文化历史是语文教育需要传递的,所以经典性是教材选文的基本标准之一,同时语文学习要适应和促进现实生活,所以实用也是教材选文要具备的一种真实性。

但是,具体的课文不可能每一篇都是经典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所以选文时一般要根据文本特点,让选文在教材里各有侧重地发挥作用。比如《带刺的朋友》,传递了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新经验。历史上,人往往自认为是万物的主宰,可以让自然为我所用;生态的恶化迫使人类反思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意识到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带刺的朋友》通过描写儿童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塑造了小刺猬这样一个独特形象,让小学生体验到,既要与九色鹿、大熊猫相亲相爱,也可以和刺猬这样的小动物做朋友。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再思考。

以上的分析旨在表明,语文教材选文确实应该真实,但学科特点决定了对这个“真”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化。语文教师当中一直流传着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谈及语文教学研究时曾说,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但是堂奥很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复杂性。所以,要真正推动语文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还需要做深入、科学的研究。(王倩)

(作者单位系首都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倩

编辑:韩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