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年,她为学校写了2000个职教故事

来源:红网 编辑:韩阳 2019-12-19 11:03:46
时刻新闻
—分享—

2019年10月15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简称“湖外”)新校区迎来秋季开学首日,这个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校区的高校,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在自有校园里以傲人之姿迎来了逾万名师生。至此,在长沙办学13年来“寄人篱下”的历史终结。作为该校的新闻发言人,丁蕾在看到开学秩序井然的场景之后,坦言:心中八年的重担,此刻卸下来了。

微信图片_20191219104512_meitu_1.jpg

课堂上

从“剧作者”到“剧中人”

作为一所处于建设、发展与转型关键节点的民办高职院校,湖外曾因没有自己的校区而备受质疑与掣肘,论及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体会,丁蕾直呼“非常棘手”。“民办高校有很许多共性问题,而湖外的阶段性发展困境格外突出:人手少、经费紧张、社会以及媒体关注度高、舆情爆发几率大,等等。独自肩负起学校全部宣传工作及相关事务,在曲折与沟壑之中构建湖外的宣传话语体系,需得有‘脚踏淤泥尘土’的耐性,还得有‘指摘朗月繁星’的傲骨。”

在丁蕾的主导下,湖外八年来在省级以上主流新闻媒体上刊发、播发的稿件超500条,在官网、官微等自媒体上刊发、播发的稿件逾2000条,涉及学校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特色活动,等等。作为湖外故事的“剧作者”,她的名字已与湖外的发展血脉相连,已然成为了“剧中人”。丁蕾认为,高校宣传工作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为学校在招生、就业期间提供源源不绝的媒体支持与宣传动力,也为学校各项评估工作提供充足有力的佐证材料。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宣传工作能够帮助学校产生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与形象做出重要贡献。

塑好职院宣传工作的灵魂:校企“双元”育人话语体系

要激活高职院校的宣传动能,就不能将宣传工作仅仅作为学校抵御风霜冰雪的钢铁长城,还应为职教的灵魂——产教融合构筑“双元”育人话语体系。丁蕾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宣传话语体系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校企协同成为公关主体,共同传播高等职教的优秀典型和成功经验,构建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的品牌形象。

如何践行这一理念,激活企业共育人才的潜力是关键。丁蕾在日常宣传报道中就此形成了相关经验:“通过宣传,促成校企通过开展开放校园、企业等角度多维、视野宽泛的人才培养成果展示活动,让公众深入了解职教人才的培育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在打响职教人才品牌的同时,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品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政策支持与发展契机。”

书籍是给学生最为上选的奖励

作为全校唯一一个同时将教学与宣传工作作为全职的“双肩挑”教师,在教研工作的探索之路上,丁蕾始终坚持将专业所长、业务经验、职场体验与课堂教学、学术科研紧密结合。在她的大学语文等通识教育课程与公共关系学等管理类课程的课堂上,几无扶桌犯困者、交头接耳者、垂头分神者。她的课得到学校专家如是评价:站在学生的角度,要求学生做好职业代入,充分体会学生的专业诉求;站在市场的角度,充分调研并理解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站在学科与专业的角度,将培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双素养”人才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她所教授的学生,不但能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必要的了解,适应市场格局、国家要求与国际形势。

“我的宣传与教研工作最大的灵感来自学生,他们永远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当学生学业进步时,赠送书籍成为奖励学生的上选。从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名家之作,到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等古圣先贤的著作皆有涉及。让学生们沉下心来闻闻书香,不断提醒他们不可囿于狭小的精神空间,应当开辟一个手机之外的心灵净土。”近年来,丁蕾为或家境贫寒、或品学兼优、或热爱阅读、或沉迷手机的各种类型的学生赠送了超500本书。

产教融合时代背景下,丁蕾深知应积极探索新闻媒体资源、从业经验与教学、科研工作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实现研究转化与成果支撑。记者的视角让其对企业、产业、行业、市场的需求具备与时俱进的眼界与认知,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与育人模式的探索。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最终培养出通晓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的全球化人才的必然规范。在“职教改革20条”的新语境下,努力成为宣传湖外品牌,从而吸引优质的学生、教师、企业合作方与投资方,助推学校内涵式发展等系统工程的践行者与攻坚人;努力成为坚定忠诚履职于推进湖外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建设的坚实力量,丁蕾还将砥砺前行。

来源:红网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12/19/63860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