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科建设勿被排名牵着鼻子走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杜艳秋 编辑:韩阳 2019-12-03 14:12:1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关于一些高校利用“互相引用刷数据,学术论文追热点”等方式争夺ESI(Eessential Sciene Indicators)排名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部分高校在其官网显著位置发布排名飙升的喜讯。一旦排名取得新突破,一些高校就像进入了节日的狂欢状态。

ESI是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主要针对生物、化学、计算机等22个学科领域,利用最近10年数据——包括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等6大指标对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论文、科学家等主体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目前ESI逐步成为国内高校评价学术水平、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准,进入该项排名的前1%(或者1‰)甚至成为某些学科是否能进入“双一流”建设之列的重要指标。

相比于只靠SCI/SSCI/CSSCI等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评价论文,综合考虑了论文数量、论文被引情况的ESI确实显得更加合理,它不仅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学术论文的质量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是对某些学科的声誉和影响力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某一指标成为行政指挥棒时,其潜在的威力就会爆发出来。因为随着高校、科研院所对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对ESI这样的显性评价指标也就变得极其追捧。一些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形式多样的激励举措、资源投入甚至不惜违反学术道德的短视做法,以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本单位的排名。

古德哈特定律指出,当一项指标变成目标,它将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这意味着一旦依靠某些特定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人们自然会投机取巧地找到达标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有违初衷。我们找不到一套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人性放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但我们可以通过构筑良好的环境,扭转这种追捧的局面,将吆喝变成实实在在的内涵提升。

这就需要为教师创造安心钻研、潜心创新的良好学术条件,营造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良好科研氛围,摒弃ESI与科研水平画等号的错误观念,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着眼于鼓励真正的创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挤出科研水分,同时解决科研人员在生活中的一系列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和创新,乐于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进而引导他们回归真实、回归常识、回归本分,扎扎实实推进所在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教学科研与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的多样性,论文仅仅是科研成果的一个方面,避免为论文而论文、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科研”现象,实现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教材教案、研究报告、咨询报告、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等多种形式成果的全面呈现、协调发展,在学科评价上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国民经济对某个学科的实际需求和该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尤其是考虑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潜力。

另外,还要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领年轻教师、年轻科研人员以及未来有潜质的学生,围绕学术前沿、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着力加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和公益性项目的研究,在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上下功夫,着力于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在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在内涵发展观的指引下,以科研实力促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杜艳秋)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杜艳秋

编辑:韩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