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去式”碰撞“未来时”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定义研学新节奏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英明 编辑:王璐 2019-11-08 16:20:0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8日讯(通讯员 张英明)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在这其中,传统文化与科技体验是最易触动青少年心灵的教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研学旅行作为“拔节孕穗”的优质养分,是学校践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基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历史积淀和近年来科技强国理念的提出,“传统文化”与“科技体验”类研学线路成为大多数学校青睐的选项。

在教育理念的持续引领下,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大学科技城校区)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响应国家对于研学旅行的号召,重新定义研学节奏,展现研学多样性。让“传统与未来”并行,选择了集名人、名楼、名山、名水、名文于一体的巴陵古城——岳阳,和以践行科技、体验创意为主题的昭山营地科技行。初一年级210余名、初二年级260余名学生被划分两批队伍,于11月7日至8日奔赴两地展开一场行学与思的研学之旅。

建筑解构与汽车解构同步进行

2.jpg

学生们学习榫卯在古建筑中的运用。

“没用一颗铁钉、没有一道巨梁,岳阳楼毅力千年而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研学导师的现场发问让博才学子进入了思考的时间。中国古老的文化与智慧在这一刻征服了所有求知若渴的学生。如果说学习榫卯在古建筑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复习,那了解汽车构造,进行创新设计就是对未来科技的预习。设计组、拼装组、技术组,顶级设计师的从旁指导,老师的协助,让底盘,发动机、动力马达、徽标这些看似复杂陌生的词汇慢慢沁透少年内心。

建筑解构与汽车解构的同步,彰显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高度融合,传统见证文明,未来创造文明。

1.jpg

“没用一颗铁钉、没有一道巨梁,岳阳楼毅力千年而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研学导师的现场发问让博才学子进入了思考的时间。

创新与传承,研学的魅力在于平衡

“可以用展开的纸箱做一件礼服,再设计一些造型。”学生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变废为宝”服装秀出谋划策。今年7月我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以来,可回收垃圾在生活中的创新与应用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昭山研学,师大附中博才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秀。以“创新”为燃点,颠覆“垃圾”属性,发挥创造。

3.jpg

学生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变废为宝”服装秀出谋划策。

“孩子们实在太有创意了,很多连我都想不到的点,被这些古灵精怪的孩子都想到了,说不准以后中间真的会冒出几个优秀的设计师呢!”同行的夏主任坐在台下惊叹不已。

而另一方的岳阳研学现场正悄然进行着一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逐渐没落的今天,博才学子在当地老师傅的耐心指点下,挑起了扁担,进行一场民俗接力赛,这种在城市几乎已经消逝的传统运输方式,蕴藏着古人反复打磨的力学原理。创新与传承,输出不一样的乐趣与文化,保留经典,创造新奇,研学的平衡感正是在保留与输出的过程中进行着……

4.jpg

博才学子在当地老师傅的耐心指点下,挑起了扁担,进行一场民俗接力赛。

规则意识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要领

不管是“过去式”,还是“未来时”,规则意识一定是国家和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而此次岳阳研学中,学生们走入了充满浓郁乡风民情的张谷英村,感受充满“规则意识”的家风家训,为此,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融入了一个充满趣味、建立学生规则意识的环节——《村民公约》。湖南孩真友趣成长教育有限公司设计研发课程的王老师表示:“设立《村民公约》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贯穿活动始末,通过积分赛的形式增加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强烈的规则意识会让研学的最终目的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了自我规范的意识,才能做到不因诱而乱,不因乱而慌。”

“传统与未来”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的学生们用行动践行传统、迎接未来。我们的社会也将在一批批愿意传承与敢于创新的青少年的正面引领下,迈入更加沉稳、丰盈的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英明

编辑:王璐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11/08/61924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