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学史话:他没有著作等身 却是中国现代数学的播种人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晓磊 编辑:彭佩 2019-02-01 10:52:19
时刻新闻
—分享—

  他一生传世著作极少,却培养人才无数。其中不乏名满天下者——陈省身将自己从事几何研究归因为他的教导;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回国专程拜会他,因为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就喜欢听他的课,更钦佩他高尚的人格。他就是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姜立夫。

  姜立夫1890年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今属苍南县)的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家庭的影响,他自幼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0年,姜立夫在杭州高等学堂尚未毕业,便考取了难度极高的第二期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同榜之中,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明复等日后都成为学术界极富盛名的大师。在美国期间,姜立夫的学术之路走得顺风顺水,他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数学,1916年便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综合性的现代科学期刊《科学》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形学歧义》,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射影几何学。1918年,姜立夫受聘为哈佛大学助教,担任W.F。奥斯古德教授的助手。1919年,年仅29岁的他获得哈佛的数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二位数学博士。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前行,姜立夫也许会成为一名著作等身的数学大家。但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姜立夫的人生注定要与祖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休戚与共。1919年10月,养育姜立夫成人的大哥英年早逝,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需要抚养,在事业与亲情之间,姜立夫选择了后者。

  早在回国前夕,姜立夫就接受了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请,担任南开大学算学系主任。当时的南开大学数学系只是一个空壳,既无讲师又无助教,是名副其实的“一人系”。作为唯一的教授,姜立夫一个人承担了初等微积分、立体解析几何、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复变函数论、高等几何(包括n维几何)、微分几何等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他还兼任理学院的公共数学课教师。直到1925年,学校才增聘数学史研究者钱宝琼为教授。即使这样,姜立夫一人讲授七八门主要课程的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南开大学还是私立学校,办学经费少,教职人员更少,姜立夫拿到的薪金也比其他学校微薄,但他却毫不在意,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之中。

  1925年,南开大学算学系已初具规模,经学校同意,姜立夫接受了厦门大学邀请,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一年。在厦门大学算学系期间,他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并指导购置大量书籍。他为厦大算学系播洒的汗水日后也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厦门大学数学系渐渐成为南方的数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并走出了陈景润等著名的数学家。追根溯源,姜立夫劳苦功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北大因教育经费拖欠,教育质量受到影响,数学系连学期考试都形同虚设。1931年,姜立夫推荐自己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学生江泽涵赴北京大学任教。他对江泽涵的教学工作悉心指导,并要求他务必严格训练学生,“等到有了经过严格训练的高年级学生,你才可以教一些拓扑学。”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北大数学系渐有起色。

  姜立夫不仅数学功底深厚,国学底蕴同样过人。正因为这样,他的授课风格既有传统文化中“庖丁解牛”的精细,又有西方课堂中的自由活泼。据他的学生回忆,姜立夫上课,只带一张写了提纲的日历纸。他讲课条理清晰,板书整齐。讲到极有意思的地方,会忽然双脚并拢,喊出一声“All right!”学生们被这样的课堂氛围感染,学习数学的热情极大提高。他的学生、后来曾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的吴大任原本在物理系就读,因为喜欢姜立夫的课而专攻数学,后来成为了数学大师。据吴大任回忆:“他就像熟悉地理的向导,引导着学生寻幽探胜……听姜先生讲课是一种少有的享受。”

  解放后,姜立夫又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他认为数学研究工作注重思维与演绎,需要更多从文献资料中借鉴他人的方法与成果。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中山大学数学系建起了当时较为完备的资料室。

  教学工作之外,他还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新中国数学会”和“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这两个团体的成立对团结数学工作者、改变中国数学界学术研究的落后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立夫的一生,不波澜壮阔也不石破天惊,却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事业鞠躬尽瘁。他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九大圣人”之一,也被《中国大百科全书》誉为现代数学在我国最早和最富有成效的播种人。(张晓磊 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晓磊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