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王平 李尹汝 记者 周丹 长沙报道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摆脱困境安心读书。我要加倍努力,学成本领回报社会。”2018年年底,湖南隆回县职业中专的伍鹏(化名)开心地说。
伍鹏是隆回县小沙江镇人,家境贫困,母亲罹患癌症,两年前一场火灾烧得连家都没了,借了邻居一间杂物房落脚。窘迫的家境让伍鹏曾一度想辍学打工来维持家庭生活。省、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就读学校了解情况后,持续对其进行重点资助,仅2018年就为他落实国家资助资金5400元、校级资助3000元、社会助学资金3600元,这些帮扶让伍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贫困的桎梏,心中重燃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伍鹏的事例,是湖南推进学生精准资助、点亮寒门学子求学梦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8年湖南省有498.72万人次的学生受到资助,各类资助资金总额达57.36亿元,相比2017年分别增长5.1%、4.67%。
精准资助:兜牢每一位贫困学子
近些年来,湖南省教育厅加快构建完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学生资助覆盖面逐步扩大,资助项目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学生资助的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中,非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和非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幼儿不能享受相应资助政策。为了保障这些孩子顺利入学,湖南按照“省级奖补、市县实施”的原则,出台专门文件,补齐“天窗”。2018年,省财政安排1.2亿元奖补资金,带动市县两级财政共筹措5.3亿元资金用于补“天窗”,让37.6万名非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和5.1万名非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幼儿平等享受资助政策。
“应助尽助”,精准识别是关键。2018年,省教育厅开发应用了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管理信息系统,将学生信息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贫困人口信息进行共享,进行数据比对,并组织各地各校对疑似异常信息进行实地走访核查,实现了全面覆盖、精准识别。同时,系统为每个受助学生自动生成二维码,家长或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只需扫描二维码,立刻就知道该建档立卡学生可以享受哪些资助政策和已经享受到哪些资助政策,群众的获得感生动而实在。
强化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学籍地资助”,实现“全省一盘棋”,是湖南学生精准资助的一条硬杠杠。2018年,省教育厅联合省扶贫办将“学籍地资助”原则贯穿到教育扶贫考核之中,从源头上防范重复资助或遗漏资助,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的资金压力。以安化县为例,该县到县域外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有1900多人,而外地户籍到安化县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只有200多人,按学籍地原则资助,安化县可以减少财政支出近200万元。
在中央和省级学生资助资金安排上,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力度,2018年新增倾斜支持资金1600多万元。在有关国家助学金的安排上,充分保障建档立卡学生全部按照最高档次得到资助,普通高中助学金按每生3000元/年、高校国家助学金按每生4000元/年的标准足额下达资助资金。
立体资助:让贫困大学生入学无忧
每年秋季开学,对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数额不匪的学费是最大的难题。目前,湖南省在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的立体资助政策体系,让寒门学子不再为学费或生活费发愁。
省教育厅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而且手续简便,让寒门学子入学前不用愁。2018年,全省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12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8.79万人。
同时,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大力募集社会助学资金资助大学新生入学。省委统战部等部门携手泛海集团开展的“泛海助学计划”,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2018年共资助考上本科的建档立卡大学新生9580名;永州市整合“金秋助学”、“一家一”同心温暖工程和“通心助学帮扶工程”等品牌资源,募集助学资金1150多万元;株洲市通过“大爱株洲”活动,筹集资金近500万元。
更重要的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普通高校都开通了“绿色通道”,让学生即使“两手空空”也可以直接报到入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财经学院等高校还为特困学生免费发放床上用品,湖南理工学院在开学前对部分贫困新生进行家访并送去慰问金。据初步统计,2018年秋季,全省高校开辟“绿色通道”保障4.05万名大学新生零门槛零障碍入学,为2.9万名贫困新生发放了生活补贴或学习生活用品。
贫困学生入大学以后,除了可以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外,还可以申请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完全不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2018年,全省高校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3.6亿元,资助学生33万余人。此外,各高校积极自筹资金,为7588名特困学生免除学费2700万元,为11.8万名贫困学生发放勤工助学补助7300万元,为4.6万名学生发放校内助学金4800万元,为3.8万名学生发放困难补助和伙食补贴3520万元,为20余万名学生发放校内奖学金1.47亿元。
来源:红网
作者:王平 李尹汝 周丹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