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我教育应成学生内在自觉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贵勇 编辑:苏小莉 2018-11-30 15:02:13
时刻新闻
—分享—

  教育部2017年2月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实施一年多来,不少高校呈现出新气象,如学风建设不断向好、创新创业典型陆续出现、学生体质逐渐提升等。可喜的现象背后,离不开高校扎实落实学生管理规定,也与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教育进入新时代,让更多大学生变得优秀、追求卓越,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需要引导其做好自我教育,完成成长的自我蜕变。

  自我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方式,伴随学生年龄增长、自主能力增强,对个人的作用力越来越凸显。很大程度上,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开创一番事业、拥有幸福未来,乃至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取决于自我教育的成效。无数先辈前贤的求学经历,无不证明着自我教育对于人生的深远影响。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在美国潜心学术钻研的钱学森,之所以身在异国面临种种困难却仍能学有所成、砥砺前行,就是因为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坚定信念,找到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其实,同在一所大学、一个专业,甚至同在一间教室上课,有的大学生出类拔萃,有的却到了学业难以为继乃至学籍不保的地步,主要原因即在于自我教育之差异。自我教育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新时代对于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是指引大学生全面提升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下网络化、电子化、智能化等已经成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下,各种价值观、消费观和审美观日益影响着大学校园,学校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生所面临的诱惑与挑战越来越多。只有做好自我教育,严于律己,目标坚定,才能走向卓越。

  自我教育不仅包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自己严格要求,还包括检视自我生活习惯、科学规划生活,制定好学习和成长目标,养成较强的自律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践行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而言,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做好自我教育,内在的动因是,许多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并未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更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一旦进入大学,便马放南山,迷失方向,浑浑噩噩,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大好时光。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报端,令人惋惜。

  从这种角度看,自我教育应成大学生的精神自觉,成为大学时代一以贯之的内在行为。一方面,大学生要做好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奋发学习,博览群书,不虚度光阴,在四年时光里学好本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世界、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升品质,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表达、社交、创新等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诚信品行,恪守学术道德。完成学业既然是大学生的本来职责,就一定要守护好这一底线。尽管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强调“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强调恪守学术道德,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罚机制”,但外在的惩戒机制只有内化为高度自觉,大学生才能实现为学和做人的统一,真正成为栋梁之材。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要通过自我教育,眼中有他人,心中有家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培养对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是否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如果说做一名遵纪守法、学有所成的公民,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底线要求,那么担起“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把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做从容、务实、理性的一代,做能力卓越、值得信赖的一代,则是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应该成为莘莘学子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当代大学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唯有做好自我教育,不断积极向上生长,方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30日第2版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贵勇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