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提出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36岁的女教师邓优林,以自己的卓绝努力与无私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品格。10月23日,邓优林讲述了自己的教育故事。
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她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眼中的教学能手。”说起邓优林,同事们纷纷如此评价她。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全面素质,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才能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感染学生。”邓优林说。
多年来,邓优林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着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近年来,她先后参加了教育部人事司举办的“湖南省高职院校骨干教师高新技术”培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混合式教学与微课设计、制作专题研修班”培训,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的“PLC、Wincc和变频器应用与维护”培训,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前沿”培训,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国家职业资格电工电子类职业考评员认证”等各类培训。
邓优林认为,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新模式,才能造福学生,让他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邓优林一直在教学教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先后独著或以第一作者撰写了《VR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等6篇教学教改论文;参与编写了《模拟电子应用技术》校本教材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指导书;参与国家安全行指委“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省教育厅“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开发项目等4项学科专业建设。
多年来,邓优林在教育教学中屡创佳绩,是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双师型”青年教师。2013年,她参与的《彩色电视机》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施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和2017年,她被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评为“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教学合一,变“学会”为“会学”
“每堂课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是一件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将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然后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邓优林始终将这一宗旨牢记于心。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搬进实训室,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教材特点和课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选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以《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找了数字电路应用的生活实例,通过课程上的讲解与演示,让学生明白数字电路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新知识隐含在一个任务之中,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正是由于在学生们身上的良苦用心,邓优林的辛苦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2016年,她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参加湖南省蓝桥杯大赛获得“二等奖”;2017年,她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蓝桥杯大赛获得“一等奖”。
硕果累累,坚持在教研中教学
“科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邓优林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邓优林一直从事电子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实训室管理。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老师,她深知教师自身的专业科研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度。她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学校特色,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在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她还获得多项专利。这些科研积累和项目经历,同时又成为课程教学的优秀素材,让课程更加丰富生动。
尽管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邓优林非常低调。她说:“我深深地热爱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深深地牵挂着我的学生,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无论前行的道路多么坎坷,我一定会风雨兼程地走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陈莹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