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戏曲“活化石”待拯救 后申遗时代“00后”学员担重任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刘沛君 吴雨婷 颜婷 编辑:彭佩 2018-07-17 13:39:28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理工大学暑期学生调研团在观看民间草台班的辰河高腔剧目《大保国》。

调研团成员在采访辰河艺术剧团老艺人刘英。

  红网时刻7月17日讯(记者 周丹 通讯员 刘沛君 吴雨婷 颜婷)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辰河戏为何江河日下?怀化地方戏曲以何种姿态生存?在7月14号返程的路上,长沙理工大学暑期实践调研团成员们,就此次怀化调研展开激烈讨论。

  7月9日开始,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师生一行12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该实践团队以“把脉怀化地方戏曲,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为目标,深入怀化市和周边溆浦县、辰溪县、中方县等地,实地考察怀化地区地方戏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

  薪尽火传 传承人尚在何方?

  “时代变了,年青人不再爱看戏了,观众与演员大量流失。辰河目连戏如何活在舞台上,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周建斌主任感慨。该剧团6个在编的戏剧演员中,只有3个能成熟演出,另外几人还需时间指导和排练,才能上台表演,尚不能即兴演出。

  调研期间,成员们在低庄镇观看了民间草台班的辰河戏表演。

  舞台上,几位身着戏服的老艺人正在表演辰河高腔剧目《大保国》,台下除了调研团队的年轻身影,剩下的全是老人。

  长达3小时的表演结束后,戏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的演员们,回到后台卸妆,唯一的一间更衣室里墙体剥落,歪斜的横梁抬头可见。剧团老艺人向金月无奈表示:“自己从小喜欢唱戏,家里人也支持,所以坚持到现在。现在的人都向钱看齐,我不支持自己的孩子也来唱戏,觉得没什么奔头。”

  “百年戏曲百年路,百年精神靠传承”。怀化市阳戏剧团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晓禾阳戏团副团长丁丽芬表示担忧,该剧团演员平均年龄40岁,多为没受过专业训练的艺人。阳戏目前也处于青黄不接、传承人断层的阶段。

  绝处求生 多方合作助力非遗

  戏曲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它的生命在于传承与创新。目前,为了让怀化地方戏曲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社会各界做了多种努力。

  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溆浦县委、县政府启动抢救性保护工作,成立了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今年该中心与溆浦县职业中专联合办学,组建辰河戏非遗班。年近80岁的向克群、张冬霞夫妇作为非遗班30名学员的唱腔课老师,他们表示,30名“00后”学员身上背负的,是这个剧种最后的希望。

  中方县晓禾阳戏团团长梁厚芳,她与丁丽芬这对“姐妹花团长”,既拥有精湛的阳戏表演技艺又有崇高的艺德,退休后,仍为剧团培育后辈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调研指导老师,湖南省政府参事、文法学院成松柳教授建议,以政府支持,依托师范和职业学校,开办戏曲专业人才培训班,解决演员奇缺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间剧团,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结合旅游开发,选择最有地方特色的人物与历史,打造精品剧本。

  该调研团队目前正与长沙市雨花区非遗馆取得合作,并将推荐与策划怀化地方戏在该馆展演。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拟在怀化地方戏传承保护单位建立实践工作站,助力当地非遗保护。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刘沛君 吴雨婷 颜婷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8/07/17/40325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