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现代企业培养人才的秘籍:打造“雷锋式职业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杨炼 熊泽宇 编辑:彭佩 2017-06-29 14:54:40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学生“雷锋式职业人”素质训练,图为“雷锋号班级”学生与辅导员合影。

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的潘达老师带领学生在“雷锋号实训室”进行奔驰M272发动机火花塞的拆装讲解。

  红网长沙6月29日讯(通讯员 杨炼 熊泽宇)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创新、挑战、敬业、守规的精神,它是技术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企业成长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忠诚度这三点对于企业来说太重要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彭惊雷坚定地表示:“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但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而‘雷锋式职业人’就是长沙职院为现代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秘籍。”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雷锋故乡雷锋镇,有着百年师范的人文素质积淀,学院的前身是谭嗣同的夫人李闰于1902创办的浏阳官立师范学堂,办学至今已有115年。该校在素质教育上既传承历史、又不断创新,将“雷锋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工匠精神”三者充分融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培养雷锋职业人”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企业呼唤“雷锋式职业人”

  作为高职院校如此高度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原因何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红专说:“如果技能给学生的是面包,那么素质给学生的是幸福,如果技能让学生得以就业,那么素质让学生得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一个有着良好素质的人不仅就业前景好,而且发展潜力大。”

  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荒”的结构性矛盾,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曾对长沙17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招聘员工时选择“素质排在第一位,技能排在第二位”的企业达到了70.83%。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家称,“技能可以短期训练达成,而素质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那现代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当前世界500强企业要求员工具备的18条准则中,排在前10位的重要品质:忠于企业、诚实守信、敬业负责、积极主动、团队协作、注重细节、高效运作、完美执行、善于沟通、创新求变,这些无一不体现在雷锋身上。于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将雷锋精神内核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提炼出“雷锋式职业人”的八大核心品质,即爱国、责任、高效、敬业、创新、诚信、友善、奉献。学院将“雷锋式职业人”素质训练项目纳入学分管理,把培养“雷锋式职业人”作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的育人目标。

  “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已渗透至学校的每节课堂。走进长沙职院的市场营销课堂,在“高校商品组合”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进入学校的便利店,进行实地考察,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调查等,提出店铺所存在的问题,将自己设定为商店管理人,提出如何改进的可行性方案。一堂原本40分钟的课程,因为“精益求精”,要花费几倍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雷锋式职业人”的责任和敬业。该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相关负责人姚玲告诉记者:“商品门店和制作流程都可以复制,但是人不可以复制。要将学生打造成为‘雷锋式职业人’,特别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来提升职业的核心能力。”

  “我们不追求让每个人都是行业排头兵,但他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一颗螺丝钉。这也是企业最看重,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 长沙职院“雷锋职业精神研究”项目主持人罗慧玲教授说,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提升人才的素质,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上做文章。不论是在企业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学生都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德国“胡格模式”颠覆传统教育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成为热词的“工匠精神”,无不体现着能工巧匠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在长沙职院人看来,“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职业精神。“雷锋式职业人”的培养便是打造“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操作室里,两位学生在小心翼翼地拆器械,两位学生在一旁做记录,两位学生在小心翼翼地重新组装,两位学生负责拍照,八个人围着一张操作台,每位同学各司其职,工作有条不紊……这样的高默契度、高效率的团队合作情景在长沙职院“胡格班”里早已司空见惯。

  记者了解到,学生们在上胡格领域“启动机”一课时,老师会让学生先学习启动机的类型、结构、功能和作用等理论知识。再将学生们两两分工,将操作台的启动机上所有的部件一件件拆下来,并用小纸条精准地给每一个小部件做好标记,整齐地摆设在桌子上。老师也会通过操作台上的实物抽查学生对每一个零件的名称、结构、类型和功能的掌握。最后再由同学们重新进行组装和检测。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胡格班”大一的学生杨桥告诉记者:“学校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胡格模式’,让传统的课堂大不一样了,每个同学都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手动操作,将‘理论+实践’贯穿每堂课,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际化,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课堂比听老师讲、看老师操作有趣多了。”

  “胡格模式”项目是是以汽车专业为载体,将德国“双元制”先进职教理念和成功实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分院院长张霞表示:“以‘胡格模式’为例,老师要求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下,负责任的、有效地、独立地完成各项任务,让学生体会到了原汁原味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全国专业项目学校中,共有8所职业院校运用“胡格模式”教学,其中北京有7所,湖南仅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一所。今年5月24号,学院院长张红专教授作为湖南省唯一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暨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打造都离不开校企共享共赢深度合作。该学院一直坚持以服务长沙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地处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的优势,围绕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三个中心”,学院把智能制造专业群、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作为学院的主体专业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2015年开始,学院全面深化了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合作,开办了“奔驰机电维修订单班”“奔驰销售服务订单班”;成功签约“教育部--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助推计划”项目,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资源;引进了德国“胡格模式”,开办中德“胡格班”,推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试点。

  2015年7月6日,由学院牵头组建的长沙产业园区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2016年,学院充分发挥“长沙产业园区职教集团”的平台优势,加强了与长沙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东软睿道、江苏汇博机器人公司、湖南楷程建设工程公司的深度对接合作。2017年,成功举办全国戴姆勒奔驰铸星教育项目销售讲师认证培训,打造“名师引领、校企互通”教学团队,提升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师资水平。

  今年5月,东风雷诺汽车中南区域校企培训中心落户长沙职院,双方将从订单培养、合作就业、师资培训、基地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特殊教育体现责任担当

  这所身处雷锋故乡的学校,不仅仅打造出一批批“雷锋式职业人”,还将人文关怀、责任担当深深融入了学校发展的脉搏中。“学院把特殊教育作为特色专业发展和特色品牌打造,发展特殊教育,既是学院自身发展和师范教育传承的选择,也是学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份担当。”彭惊雷表示。

  徐强是该校一名聋哑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他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希望。“老师在讲洗车和汽车制动技术时,都是手把手地教,我感觉学起来很上手。”徐强用手语告诉记者。更让徐强没想到的是,听障学生来学校读书,都免去了一年的学费。这不仅让徐强和他的同学减去了不小的负担,也深刻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承担残疾人高职教育的高校之一。按照学院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学院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各专业在校生规模要达到3300人。特殊教育专业面向盲、聋、弱智、学前、康复技术等方向,重点培养复合型师资人才。迄今为止,该院共培养特殊教育以及残疾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3000余人。学院特殊教育已经成为其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为100%。长沙职院坚定地认为,办特殊教育不收费,帮助残疾高职学生融入社会发展,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学院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将坚持培养学生忠诚执着的爱心、艰苦朴素的美德、实践创新的信念,让学生在各个岗位上展现着永不过时的‘品诚业精’的‘雷锋式职业人’精神。”学院党委书记彭惊雷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杨炼 熊泽宇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6/29/404480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