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沿丝绸之路追寻华夏文明 北大教授王小甫岳麓书院开讲

来源:红网 作者:李蕙蕙 谢丰 编辑:苏小莉 2017-03-20 11:32:15
时刻新闻
—分享—

北京大学教授王小甫在岳麓书院开讲 凤凰国学/图

氛围热烈的会场现场 凤凰国学/图

  红网长沙3月2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蕙蕙 通讯员 谢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着丝绸之路而搏动,光华灿烂的华夏文明遗产与丝路独特的地理人文紧密黏合在一起。2017年3月19日,岳麓书院讲坛第250期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小甫教授,以《“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为题,在岳麓书院内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精彩开讲。王小甫教授以地理知识、文献记载等丰富翔实的资料为纲,从古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文化、经济、外交和社会等多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生动阐释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网络,以及沿线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瑰宝。他指出,丝路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古代世界以丝、丝织品与丝织技术为主要媒体,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经济交流通道,简称丝路。”王小甫介绍,传统的丝绸之路分为东段、中段、西段,起自我国古代都城长安,横贯中国和中亚,直达西亚与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丝绸之路,即是华夏文明的传播之路。这条路上,留下了我们数之不尽的文化的痕迹,制度的痕迹。”王小甫说,近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国际丝路研究的内涵,已扩大为对整个古代东、西方交流途径的探讨。

  何为“张掖”?意即“断匈奴右臂,张汉之左掖”;“大旅行家”隋炀帝曾打通丝绸之路,在张掖召开“万国博览会”,促进了国际贸易市场的昌盛;公元751年怛逻斯之战背后,是影响世界的造纸术的西传;以汉字为纹饰的汉丝绸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唐代诗仙李白,诞生于丝路重镇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王小甫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生动风趣地介绍了丝路沿线璀璨夺目的文明遗产。“丝路是一条最珍贵的项链,串起了沿线所到之地一颗颗文明的珍珠。”王小甫说,丝绸之路是一张连接欧亚大陆的文化、经济、外交和社会的交流网络,将东西方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华夏丝绸传出之路,与佛教东传之路,也是基本重合的同一路线。王小甫教授提出,用丝绸之路历史串起世界史长卷,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追寻传播踪迹,讲好中国故事;深化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包容。演讲结束后,王小甫教授同现场听众展开了热烈友好的交流,一问一答之间,专家与听众言语交锋,智慧激荡,不仅拓宽了知识与视野,更为求学和探索指出了新的导向。

“大旅行家”隋炀帝

汉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岳麓书院讲坛目前已经推出250期,讲坛秉承“传中华文明,耀智慧之光”的宗旨,旨在承继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自南宋“朱张会讲”以来多元开放、自由讲学、平等交流、创新学术的传统,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李蕙蕙 谢丰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3/20/404536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