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心区拟投6000万建智慧学区 电子身份牌可记录学生轨迹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曹绍峰 编辑:苏小莉 2017-03-15 15:02:12
时刻新闻
—分享—

孩子们在课堂中使用平板进行学习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杨颖[左三]和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巍[左四]正在体验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点阵笔

  红网长沙3月1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周丹 通讯员 曹绍峰)当孩子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身上的电子身份牌将被自动识别;当孩子进入阅览室、在操场、在科学室等,电子身份牌将记录下他们在功能室的时间,家长通过终端登录就能实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活动轨迹,老师不必刻意上传记录就能搜集学生在校表现的综合数据……这就是即将在长沙市天心区投入建设的“智慧学区”剪影。3月15日,天心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展示暨推进“智慧学区”建设动员会在桂花坪小学举行,天心区将投入6000万专项资金全面推进“智慧学区”建设,提升教学的交互性、学习的融合性和管理的便捷性,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均衡公平。

  天心区贯彻“立城市之心,办面向未来的教育”的理念,以 “互联网+教育”为抓手,推动全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转型,投入6000万专项资金全面推进“智慧学区”建设。未来三年,将基本建成“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学区”三个层次的智慧教育系统。每年引进10名信息化专职教师,每年建设10所示范性“智慧校园”,每个“智慧校园”投入100万,每年建设100间“智慧教室”。

  活动现场,天心区2016年13个立项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包含了平板教学、微课教学、创客教育、3D打印、翻转课堂、无线同屏技术等创新应用。例如无线同屏技术,只要在电脑上添加一个小小的设备,就可以让老师轻松投影手机屏幕,随时在大屏上展示学生作业等,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各学校校长、教师对展示项目进行了体验和观摩。红卫小学、天鸿小学、雅礼天心中学分别就网络联校、智慧校园、无线同频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用情况作了经验分享。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创新应用观摩环节,梨塘小学的项目展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称赞。梨塘小学是一所村小,学生在上英语课时自带大屏手机,开展英语试听练习。教学中,采用“家中学—课前测—课中学—当堂测—巩固练”五步教学新模式,教学成效显著,学生的口语听力素养提升很快。

  “智慧学区”将围绕“一网、两平台、三大体系、四项工程”进行建设。即建设无线覆盖的高速城域网;建设智慧学习云平台和智慧服务云平台;建设常态化智慧教学应用体系、智慧数据共享体系、智慧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实施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工程、智慧教学应用提升工程、智慧治理水平提升工程、智慧工作能力提升工程。

  天心区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对教育的引领,2016年开始实施信息化应用创新项目化推进机制,鼓励学校利用传感技术、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创客教育等新技术,展开教育教学应用创新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天心区将力争实现“学校所所创建为智慧型的学校,教师人人争当智慧型的教师,学生人人享受智慧教育的成果”,开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曹绍峰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3/15/404538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