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避嫌的“合写论文”难免被质疑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苏小莉 2015-06-05 09:51:38
时刻新闻
—分享—

  [社会视点]寇宇龙(陕西市民)

 近日,一篇名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论文引起热议,该文第一作者是一位女高中生张某,第二作者是一位吴姓教授,一名大学博导。有人揣测吴教授帮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获得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其回应称,女儿成绩很优秀,有能力撰写学术文章,网上出现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某些学者的阴谋。(6月4日《新京报》)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是乐于见到天才的。高中时就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本应令人称奇。然而,面对这次的“母女合写论文”一事,出现的却是强烈的质疑声,因为这件事的确太可疑了。首先,母亲就是研究该论文所涉及课题的教授,甚至还因该课题拿了教育部的科研资助经费;其次,女儿在发表该论文后,刚好符合两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优先条件,并且其中一所大学就是母亲所就职的院校。
  
  我能够理解,一位母亲为了子女的未来,可以不惜代价地付出,但不能不讲原则。就目前而言,完成该论文时,其女儿究竟出力多少,显然值得怀疑。退一步讲,即便女儿确实能力出众,能够独立完成论文,并在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母亲也应该避嫌。
  
  在此事上,不仅是母亲没有做到避嫌,涉事的高校也同样没有。自主招生本应有着严格的程序设置,像大学这样规定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可获得自主招生优先权,也必须经得起程序的推敲。面对这份“母女合写论文”,涉事高校只要稍加检索便能发现其中的疑点,值得追问的是:为何两所学校都轻易地给出了自主招生资格,对于论文的疑点有没有发现?有没有追究?
  
  对于“母女合写论文”事件中存在的疑点,上级有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将事件弄清楚。同时,此事无疑也再次暴露了自主招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教育部已在不断收紧自主招生,但一些高校连基本的避嫌都做不到。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5/06/05/40484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