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时只能赚50元
刘杏考取的化学专业每年的学费是4000元,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能帮父亲分担压力,高考结束后,经表哥介绍,刘杏来到一家印刷厂打暑假工,做一些简单的印刷品包扎和装袋工作。
搬材料、拿出45张,整理好,用绳子捆住,扎好45张才1.5元。每次扎完五六捆后,刘杏的胳膊就又酸又胀了。“工资是按件计算的,加上我又不太熟练,再累我也不敢偷懒。”刘杏告诉记者,因为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站近10个小时每天最多也只能赚50元。
“工作量小的时候,还应付得过来。印刷任务一重,不仅白天要站着工作好几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到10时,没来几天,脚就站肿了。”每天下班之后,躺在床上,全身都特别疼,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刘杏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
借钱也要让女儿上大学
刘杏不爱谈论工作的苦累,因为比起她的父亲来,她觉得她做得太少。雨花区湘府中路与万家丽路交会处西南角的一个工地上,建筑工人刘海军每天7时开始工作,中午能短暂休息一下,下午从2时工作到6时,当其他工友累了一天准备好好休息时,刘海军却还在工地上加晚班,他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活,为女儿刘杏的大学梦多赚一份希望。
刘杏的妈妈程爱兰身体不好。“妻子每个月医药费就得花七八百元。”说到妻子的病,刘海军满是惭愧,“每当妻子受到病痛的折磨时,我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我没能够让妻子接受更好的治疗,几百元的治疗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
虽然没有存款,但是对于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刘海军说:“就算借钱也要让女儿上大学,多读书才有出路,我和妻子文化不高,就希望女儿能努力念书,在大学里把专业学好,以后能找份好工作,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爸爸的年纪越来越大,做女儿的只希望爸妈能有一个好身体,让我今后能好好孝敬他们。”刘杏的心愿很简单,也很朴实。她说:“我的大学路,不管有多坎坷,再难也要走下去。”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巢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