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疯狂”报班,让我想“逃离”

2022-08-12 11:22:51 长沙晚报
作者:刘俊 张子怡 编辑:彭佩
字号:

漫画/戴莹芳

漫画/戴莹芳

“双减”政策出台一年来,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管齐下后,中小学生作业少了,家长曾经习惯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家长存在教育焦虑。为此,我们邀请3位“00后”大学生回顾自己的教育经历,谈谈自己对“双减”的看法,以期给家长一些启发。

故事1

“不断给自己施压,曾一度患抑郁症”

讲述人:刘景(化名),女,19岁,目前就读于中南大学。

参加学科培训班是我自己要求的,起因是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升学模拟考试,老师说重点中学只要排名前十的学生。但是那次我考得很差。自此,我把升学定为人生首要目标,脸上的笑容逐渐被紧皱的眉头替代。那时的我还没意识到,已经亲手为自己戴上了“枷锁”。

其实在那之前,我没报过任何学科培训班。而之后,我的闲暇时间全部被培训班“填满”。作文不好,我连续四年坚持补习作文;高中住校,平时没有时间去补课,一到寒暑假我就疯狂报培训班,甚至在外面租了一个自习室。就这样,从小学六年级我就开启了“拼命三郎”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满是压力的生活里,我逐渐变得喘不过气。我太害怕不能升学了,这是我从小到大挥之不去的阴影。

高二时,一直将成绩放在第一位的我变得更加焦虑,并且不愿与别人交流。在为自己营造的“打鸡血”式学习过程中,我患上了抑郁症。发现自己生病后,我只好请假、休学。停课期间做了很多次心理辅导,“成绩不是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支撑着我走完剩下的高中时光。虽然心理状态稍微得到了调整,但升学的压力一直到高考结束才完全摆脱。

到了大一,我开始疯狂地玩,像要把前几年失去的娱乐时光都找回来。经过了浑浑噩噩的一年,现在的我意识到学习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但学习并不是压力和负担,我要做的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如果我的童年就有“双减”,我会因为不用上培训班而开心。我想我会跟爸妈去旅游、交交朋友,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故事2

“我的课余时间被培训班‘填满’了”

讲述人:张然(化名),女,19岁,目前就读于东华大学,认为要有针对性培训。

我3岁学舞蹈、5岁学钢琴、6岁学英语、9岁学羽毛球、10岁学游泳……还有画画、武术、书法等,除了这些兴趣班以外,我还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学科培训班。比如,我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到了初中,便有针对性地参加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等科目的培训班,一直到高中结束。可以说,我的课余时间从童年开始就被培训班“填满”了,一周最少有四天要在放学后去培训机构上课。

在成绩不如意的时候,我也会焦虑,但是适度的焦虑能变成前进的动力。说到底,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不会因为我的某一次成绩而责备我,而是会和我一起分析问题。从父母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让自己保持冷静和乐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让学习更有效率。

如此看来,我好像跟别的“鸡娃”不太一样,他们是被动的,而我是主动的。这种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懒惰,也不愿意花时间在玩耍上。我有时候在想,这种“充实”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很有“安全感”吗?

童年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如果我的童年有“双减”,我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童年记忆,比如去很多地方玩,增长阅历和见识;如果没有奔波在各种培训班,我想我会有更多时间细细感受学习的美好,会让自己的想象力、好奇心得到满足。

故事3

“那时一谈到学习,我就跟父母翻脸”

讲述人:黎城(化名),男,18岁,目前就读于国外某大学。

在我的印象里,童年生活没什么很有趣的事情。每天在学校上完课之后,我的课余时间全被培训班占满了。从4岁开始,爸妈让我学钢琴,从那之后,我的培训班好像永远也上不完。

随着我逐渐长大,父母报班就越“疯狂”。初中的时候,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四门课,我上了整整三年。高中我转到国际学校,培训班并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多,一开始参加老师的“一对一”辅导,后来在留学机构上系统班课。

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之下,我根本不快乐,由于长时间地被迫学习,我变得叛逆,稍有空闲就放肆地玩,根本不想看一眼书,也不想碰一下书。记得在高一上学期,我搬到了校外住宿。没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我变得十分“自由”,那段时间我迷恋上了游戏,晚上回到宿舍就玩游戏,第二天都没精神上课。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成绩一落千丈。

从小到大,我一直因为学习成绩的事情跟家里争吵,尤其是高中那三年,我跟妈妈吵得越来越凶,在家里基本一谈到学习就会翻脸。原本以为出国读书之后我们的关系会缓和一点,但是我的心就像被“禁锢”了起来,遇到事情也不愿意跟父母交流,能自己解决的,绝不会向他们寻求帮助。

对我来说,当初选择出国读书更像一种逃离,逃离了原本束缚住我的培训班,逃离了有压力的家庭环境。现在,成年后的我希望慢慢治愈自己,学着让自己爱上生活。

如果我的童年有“双减”,而爸妈也不给我太大压力,把我的身心健康摆在首位,让我自由地成长,那么我跟他们的矛盾也将不复存在,而是能跟他们成为挚友。

教育专家说

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为了这句话,家长让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双减”之后,依然有部分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的“补习班”转移到“地下”。对此,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表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代表着无限可能,家长若一味奔着升学目的“惯性”补课,忽略了给孩子自己“留白”,忽略了亲子关系,则会掩盖孩子诸多潜在能力,让他们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甚至给孩子一生带来遗憾。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应形成互补,实现1+1>2。”聂庭芳认为,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就是要学校和家长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生3年,要想着学生未来的30年。因为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保持平常心,不能短视化、功利化,若一味把分数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评价内容,则是捡了知识的芝麻,丢了孩子人生幸福和持续发展的大西瓜。”

他表示:“孩子就像一粒粒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哪怕是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双减”之下,如何让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高质量发展?聂庭芳认为,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德”既是核心,也是灵魂,要培养孩子具备大爱、大德、大情怀,成为“完整的人”;其次,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给予其合适的土壤和养分,以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创造美的双手,成为“美好的人”。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