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画家校“同心圆” 看长沙教师“开方子”

2021-06-17 14:39:13 红网
作者:李艳 编辑:彭佩
字号:

1.jp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长沙6月17日讯(通讯员 李艳)怎么建设家长群?对待特殊家庭怎么办?如何管理孩子使用手机?怎么引导家庭阅读?信息化时代还需要家访吗?如何巧借短视频宣传正确的家教理念?怎样以活动促家校共育……为积极探寻家校共育系列问题的答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落实“五项管理”,共促学生健康成长,6月16日下午,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D版)编辑室在长沙十二时辰书店举行长沙市“共画家校同心圆”教育沙龙。

近年来,家长对孩子学校教育的参与存在两个极端,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热情高得甚至干预学校教育;也有一批留守儿童或存在观念偏差的家长,完全做了甩手掌柜,没有发挥家庭教育应有的作用。作为老师,无论身处乡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都应站在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履行人民老师的责任。

《湖南教育》(D版)编辑室主任刘翠鸿在活动开场致辞中希望教师们一起做好三件事: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获得教师专业自信,赢得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专业尊重;加强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学习,掌握家校沟通技巧,化解家校信任危机;加强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增强协同育人实效;加强多方协同育人的交流分享,学习借鉴他人的做法,共同破解教育难题,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为真正达到家校共育的良好效果,在经验交流环节中,来自长沙市11个学校的中层干部、优秀教师代表毫不吝惜进行了“干货”分享。

长沙县特立中学王畅老师春风化雨,进行特殊家庭的家校沟通探索。长郡月亮岛学校曾波老师“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带着心理档案去家访。开福区北辰小学唐罗晶婧老师以活动架桥梁,合作促成长。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曹永健老师以萤火虫教室家校阅读实践分享的方式搭建家校之间的桥梁,赢得了一位家长与孩子“转学不转班”的信任。高新区旺龙小学陆倩老师探索新时代下家校互动方式,“不负相遇日 静待花开时”。长沙县春华镇中心小学曹冬妮老师剖析案例,倡导教师“打破僵局,不让误解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沙市南雅中学范韵老师用三“心”赢得家长心,共同促使班级学业水平由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飞跃。杨燕平老师以长沙市第六中学近几年手机管理的经验探索,分享“管好学生手机,家校如何作为?”芙蓉区马坡岭小学张一丹老师以“短视频为载体,搭建家校共育课程资源库”。开福区清水塘小学覃梦铃老师用心耕耘,共创一个家长不愿退的“群”。雨花区砂子塘小学第六都校区陈洁老师在与事业型家长交流时提倡“为爱加点‘氧’”。

研究中学习,交流中成长。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家校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基于育人价值共识的和谐共生文化,实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从而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