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阅读说 | 周建:不论读书还是育人,都应学会静待花开

2020-11-24 15:19:23 红网
作者:刘秋香 金剑 黄珺 编辑:韩阳
字号: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秋香 金剑 黄珺 湘潭报道

如今周建44岁,26年前,他从湘潭师范学校毕业,回到老家湘潭县排头乡的中心小学任教,那是他教育生涯的起点。回忆起那时候的种种美好:白天给乡村的孩子把课上好;下班后没有谁会来打搅,可以专注地阅读,打开收录机播放音乐,整个世界便只有音乐;那时候思来想去,给自己定了三个十年的目标,在每个十年里分别成为县级、市级、省级范围内的知名教师……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这些年来,周建所做所想,都在静静发生。也有一些特殊的变化:26年中,他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了21年的校长。这是他最初没有想过又顺理成章发生了的。

周建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奉为校长行动的圭臬: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不论是在乡村小学、县城民办小学,还是在有60年历史的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三校集团(以下简称“湘钢三校”)工作,他始终要求自己与师生在办学思想上产生共鸣,达成心灵上的契合。

这种一校之长与师生之间的共同愿景、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怎样在静谧的校园里达成一致,并悄然润泽校园的呢?周建给出了答案。

111.jpg

阅读对一个人的塑造是长期的、隐性的

周建太熟悉排头乡,在这出生,又回此地给左邻右舍的孩子当老师。他用了12年时间在这里当“孩子王”,称那是他生命中最单纯的日子,白天站讲台教书,入夜了与书本、音乐为伴。

“上世纪90年代没什么娱乐,乡下的夜晚总是静悄悄的。那些年,我基本上只做两件事:听音乐和读书。”当时的周建管着学校的仪器设备和图书室的钥匙,他用学校唯一一台立体声收录机听各种类型的音乐。

“学校图书室经常会分配下来好多新书,我总是第一时间借出来看,读了不少名人传记、历史等方面的书。”周建说,“读书成了一种习惯。”

2000年9月,他成为排头乡中心小学校长。阅读内容开始转向,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书籍成为他的枕边书,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名家的著作深深吸引了他。“想不通的问题,在那些书里都找到了答案,获得了做法以及观点。读书真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阅读对一个人的塑造,是长期的、隐性的。对周建来说,是书本陪伴他走过了在排头乡那段稍显孤独的时光,也是书本指引着他的教育之路。

“学校的问题首先是老师的问题,也就是思想的问题。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好办。”周建如是总结自己的阅读与实践所得。

2018年8月他到湘钢三校任校长,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校的教学质量、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他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相关制度进行梳理、提炼和完善,让每一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

两年时间过去了,湘钢三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社会美誉度等证明这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卓有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周建始终奉行教育专著里一致明确的“静待花开”的思想。“看孩子要静待花开,看老师要静待花开,看我的学校也要静待花开。教育这个事要坚持,一定急不得!”

222.jpg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是创新的过程

传统文化在湘钢三校校园里的浸染,是静待花开的一个例子,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自2000年起,传统文化就开始在这所占地近15000平方米的校园里播种、发芽。

校园里建了诗墙、诗歌亭。课间,学生一抬眼,就能与千百年来的诗句交汇,兴起了,就到亭子里吟诵。

“经典诵读在学校持续了20年,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年前我们读的诗,10年前也在读,现在还在读,如果经典诵读一直是最初的那种开展方式,很难持久。其实,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也好,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好,都是创新的过程。”周建对那种“突击式”和“胁迫式”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都不看好。

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开始风行的时候,湘钢三校因时而动,组织了“校园飞花令大赛”,还邀请湘潭市诗词协会的会长来做大赛评委,并得到专家首肯。几年来,大赛广受欢迎,但周建已经在考虑求变:“这种方式也会慢慢缺少新鲜感,要做一些改变。”

改变的不只是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更有校园日常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的制度。在湘钢三校,每天第五节课之前的15分钟是全校师生的经典诵读时间,最初这项工作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实施,但经常出现班主任挤压、占据诵读时间的情况。近两年来,每天的经典诵读改由学校教研室统一负责,由每年飞花令大赛的前十名组成诵读推广大使团队,联合经典诵读教师组织团队对诵读内容、诵读形式等进行规划、布置。形式在变,制度也在变。湘钢三校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更准确的提醒和引导,让学生慢慢形成诵读习惯。

古代科举的功名分级也被引入到经典诵读的评价体系,并据此设置了进阶制度。旧提法与对现代人的评价结合,弄出了新味道。学校在经典诵读方面的评价,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五个级别,各个级别与学生的诵读量直接挂钩。达到相应要求时,学生可以到语文老师处申领相应称号。湘钢三校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诵读量是一百篇,一旦达标即可申领状元称号。“我看过统计数据,九成毕业生是‘状元’,也有学生还没到毕业班,就已经完成全部进阶。”与此同时,学校还进行了校本诵读教材的开发。

“我们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去做的,只做某一点的话,很难坚持下去。”周建介绍说,经典诵读之外,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了各个学科:英语老师组织学生用英文翻译古典诗词,美术老师会主动组织“非遗进课堂”,还有老师主动要求开设陶笛课……

“所有创新的初心是实现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的内化。这是深层次的。”周建表示,求变还在继续。

333.jpg

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是教育人的追求

周建在学校里乐见这样的场景:学生三五成群一起聊天,一些意思的表达,就直接用诗句替代了,且恰到好处,合乎语境和主旨。他也会凑过去,夸他们,说孩子们“说话温和,彬彬有礼”。

学生身上种种积极的变化,作为教育者,周建都能敏感地捕捉到,也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你循着这个变化按时间往前推演,会发现这种变化源于你某一次播下的种子,同时,它也会佐证你理念的正确性。”这种始自他还是乡村教师时的认知,周建一直坚持着。

周建将学生的教育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他把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定位在课堂。为了防止音体美课堂被其他课程挤占,周建提出加强音体美教学质量检测。“原来音乐期末考试不考,或者就唱一首歌,现在要进行音乐素养测评,涉及基本乐理、乐器、乐曲鉴赏等方面的知识。美术、体育也都有测评方案。”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发展平台则是校内几十个形形色色的社团。足球、羽毛球、皮影、书法、科学等方面的社团自主发展,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比如我们成立了诗社,并不是说要让诗社的每个人都成为诗人。但是现在要去播种,虽然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发芽,但只要有种子发了芽,那就值得。”

对于学生的前途,周建所期待的是他们能够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成就有价值、充盈的人生。“有余力的话,投身到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事业中去,这是更高层次的期许。”

“经营好一所学校,发展好一批老师,培养好一批学生。”周建说,他会带着这个教育理想一直走下去。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