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向居民讲解花园设计思路。
红网时刻新闻11月4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庄洁 杨斯嘉 徐竹涵 李淑惠)深秋的阳光下,长沙市雨花区金科园社区一角格外热闹。铁锹翻动泥土的沙沙声、欢快的交谈声、苗木卸车的嘈杂声交织,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们正和社区居民一起,弯腰清理杂草、搬运红砖、培土种花。一片原本杂草丛生的闲置角落,正悄然焕发新生——
这是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长沙市雨花区金科园社区、雨花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和长沙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共同开展的“百园社区”花园营造项目现场。所谓“百园社区”,就是让社区里零散的边角地、闲置地,变身成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口袋花园”。社区党支部、热心居民可以主动“认领”门前屋后的小块绿地,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亲手参与设计、种植和后续养护,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自家的花园”。
项目启动不久,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营造学社的学生们就带着精心设计的展板走进社区,向居民详细讲解首批几个花园的设计思路。“这片角落将来会种上蓝雪花和细叶芒,四季常绿、好打理,大家下楼就能散步赏花!”通俗的讲解与生动的描绘,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在同学们的专业引导下,社区各党支部积极响应,顺利完成花园“认领”,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随着第一批地块完成认领,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与雨花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专业人员、社区工作者混编成队,一起投入建设。有人负责按图砌筑花池,有人专注清理杂草,还有人化身“园艺导师”,耐心指导居民控制植株间距、把握种植深浅。“矮蒲苇要种深一点才抗风,细叶美女樱每平方米二十株效果最好……”大家一边动手,一边交流,绿植知识也在实践中传递。
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南天竹、百子莲等植物被一一种下。社区居民李阿姨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以前这儿草比人高,路过都得绕着走。现在荒地变绿地,心里特别亮堂,就盼着花开!”
金科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蒋雯目睹居民和师生的劳动成果,十分感慨:“从规划到落地,从认领到共治,感谢学校和我们一起摸索出了一条‘校地共建、居民参与、专业赋能’的社区微更新路径!”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便与金科园社区对接,深入社区展开多轮调研。从场地测绘到植物选配,从征集居民意愿到细化施工步骤,每一步都凝聚着专业智慧与耐心沟通。项目不只是“种花”,更是激活社区自治能力的一次探索。
长沙市雨花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副主任杨志在参观社区后表示:“这种‘政—地—校—社’四方联动的模式很有生命力。我们希望能继续推广,共同打造更多有温度、有品质的民生工程。”
如今,随着一期地块陆续完工,金科园社区的绿意正一点点蔓延。便民座凳安装到位,植物养护有序开展,居民开始主动照料自己认领的花圃——一个真正由大家共同建造、共同守护的“百园社区”,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把专业知识用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引导他们参与社区营造,激活更多闲置空间,也唤醒更多居民共建家园的热情——这不仅是环境的美化,更是社区凝聚力的培育,是城市微更新中温暖而坚实的力量。”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周晨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庄洁 杨斯嘉 徐竹涵 李淑惠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