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郝记 长沙报道
11月21—23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在中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31所高校的750支优秀代表队从3260支预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共计2000余名师生参加决赛。
22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在中南讲堂开幕。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秘书长王志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组长张增明致辞,裁判老师代表和参赛选手代表宣誓。
何军表示,中南大学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通过“一揽子”政策强化对基础学科的支持。目前,物理学科已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进入全球ESI前1%,物理学学位点国际评估为优秀。学校正持续加大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投入,助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希望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与兄弟院校进一步加强在物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是目前国内挑战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物理类竞赛之一,分为教学赛和创新赛两个赛道。教学赛主要面向国家级示范中心学校进行。创新赛共设置命题类作品、自选类作品和物理实验讲课类作品三个比赛类别,旨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本届大赛新增“AI+物理实验”命题题目以及前沿物理自选题目,进一步推进大学物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推进前沿物理成果向物理实验转化。
决赛赛场上,各参赛队伍借助作品海报、作品实物、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各自在物理实验创新方面的探索成果。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不少作品融合了跨学科思维,数字化工具及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较往年更为普遍与深入,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23日,竞赛闭幕式在中南讲堂举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玉鑫教授作了题为“学会思考,展翅翱翔”的特邀报告。中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孙克辉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刘玉鑫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组长张增明教授致辞,创新赛各赛题组长分别对本组竞赛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闭幕式上进行了会旗交接。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是由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物理学科竞赛。目前,比赛每年举办一次,采用开放制,参赛对象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在册大学生。
来源:红网
作者:郝记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