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践行育人使命 彰显师者担当——记洋湖湿地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来源:红网 作者:王军峰 刘艳梅 编辑:曾小颖 2025-11-21 17:45:3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1120163053_76_183.jpg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苏双带领90余名学生,将思政课堂“搬”进了洋湖湿地科普馆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军峰 刘艳梅 报道

近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苏双带领90余名学生,将思政课堂“搬”进了洋湖湿地科普馆,开展了一堂沉浸式实践教学。本次移动思政课以“精准思政”理念为指导,依托“一专业群一菜单”实践教学模式,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量身定制实践主题,有效提升了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实践的重要体现,展现了思政教师队伍潜心育人、守正创新的职业风貌。

在科普馆序厅,同学们被丰富的湿地标本和生态壁画所吸引。苏双老师结合自身研究专长,为同学们细致解读湿地标本背后的生态价值。她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理解湿地保护的意义,展现了思政教师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

在苏双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认真观察展品,逐步建立起对湿地生态的初步认知。随后,师生依次走进以“湿地奉献生命”“湿地哺育城市”“湿地守护生命”为主题的三大展厅,系统了解湿地的功能、文化与生物多样性。

“湿地不仅是自然的绿肺,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苏双老师在展厅中现场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湿地在防洪调蓄、候鸟迁徙、水质净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此次实践是学校推动思政“金课”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旨在通过“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机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入脑入心。苏双老师带领教学团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牺牲休息时间多次踩点备课,体现了思政教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师德风范。

在室外生态鱼池与湿地剖面区,学生们亲眼观察到鲟龙鱼、墨头鱼等原生鱼类的游弋状态,直观感受湿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理。苏双老师耐心解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类生态问题,不时俯身与学生共同观察鱼类行为。旅游管理专业肖开会同学感叹:“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真正看到了它的现实模样。老师不仅讲解知识,更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尊重自然、热爱生命,这种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受感动。”这种以生为本、悉心指导的教学态度,正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生动缩影。

活动的最后,苏双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实践作业,要求同学们在参观考察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主题短视频,以数字艺术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她在总结中表示:“‘一专业群一菜单’模式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聚焦湿地修复技术,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关注生态旅游开发,这既是对我们教学能力的考验,更是师德修养的体现。只有真正走进学生,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精准育人。”

湿地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绿色经济的引擎。此次洋湖湿地实践教学活动,是该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行走的课堂”,教师们以高尚师德引领学生成长,以专业素养启迪学生智慧,学生们不仅拓展了生态知识,实现了思政“金课”建设、“精准思政”模式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王军峰 刘艳梅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55/65/154492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